普车诗词>柳永的诗>题中峰寺>

题中峰寺,柳永题中峰寺全诗,柳永题中峰寺古诗,题中峰寺翻译,题中峰寺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柳永

攀萝蹑石落崔嵬,千万峰中梵室开。
僧向半空为世界,眼看平地起风雷。
猿偷晓果升松去,竹逗清流入槛来。
旬月经游殊不厌,欲归回首更迟回。

题中峰寺译文

手攀藤蔓,脚踩岩石,我登上高峻的山峰,在这千峰万壑之中,寺庙敞开。僧人仿佛身处半空,将这里视为自己的世界,眼看着山下平地之上风起云涌,雷声轰鸣。清晨,猿猴偷摘了果实,跳跃着爬上松树;清澈的泉水,嬉戏着流入寺庙的门槛。我在这里游玩了十几天,一点也不觉得厌倦,想要回去的时候,回头看看这美景,更加流连忘返。

题中峰寺注释

  • 题:题写,题在……上面。
  • 中峰寺:寺庙名,位于山峰之中。
  • 攀萝蹑石:攀援藤萝,踩着石头。形容登山的艰辛。萝,藤蔓植物。蹑,踩,踏。
  • 崔嵬(cuī wéi):形容山势高峻。
  • 梵室:指寺庙。梵,指佛教。
  • 僧向半空为世界:僧人好像身处半空中,把寺庙当成了自己的世界。
  • 眼看平地起风雷:极目远眺,看到山下平地刮起狂风,响起雷声。
  • 猿偷晓果:猿猴在清晨偷摘果实。晓,清晨。
  • 升松去:爬上松树离去。
  • 竹逗清流:竹子戏弄清澈的流水。逗,挑逗,引逗。
  • 入槛来:流入寺庙的门槛。槛,门槛。
  • 旬月:十天左右。
  • 殊不厌:一点也不觉得厌倦。殊,很,非常。
  • 迟回:徘徊不前,流连忘返。

题中峰寺讲解

这首诗是柳永游览中峰寺时所作,描绘了寺庙的壮丽景色和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。全诗充满了画面感,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和禅意的境界。

首联写登山的艰辛和寺庙的位置。诗人用“攀萝蹑石”和“崔嵬”来形容山势的险峻,突出了登上寺庙的不易,为后面的美景做了铺垫。“千万峰中梵室开”,则点明了寺庙的位置,位于群峰之中,显得格外清幽。

颔联写僧人的境界和所见。“僧向半空为世界”,展现了僧人超脱世俗的胸怀,他们将寺庙视为自己的世界,不受外界干扰。“眼看平地起风雷”,则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所见的景象,山下风起云涌,雷声轰鸣,与寺庙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颈联描写寺庙周围的景物。“猿偷晓果升松去”,描绘了猿猴在清晨偷摘果实,然后跳跃着爬上松树的景象,充满了生机。“竹逗清流入槛来”,则写了竹子戏弄清澈的流水,流水流入寺庙的门槛,充满了诗情画意。

尾联表达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。“旬月经游殊不厌”,表明诗人在这里游玩了十几天,一点也不觉得厌倦,可见诗人对这里的喜爱。“欲归回首更迟回”,则写出了诗人想要回去的时候,回头看看这美景,更加流连忘返的心情,表达了诗人对中峰寺的喜爱之情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流畅自然,意境优美,将寺庙的壮丽景色和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。全诗充满了画面感,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和禅意的境界,是一首优秀的题寺诗。

柳永[宋代]

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454d4bf9d1ee241dac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