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复的诗>赋杜子美刘梦得遗事>

赋杜子美刘梦得遗事,李复赋杜子美刘梦得遗事全诗,李复赋杜子美刘梦得遗事古诗,赋杜子美刘梦得遗事翻译,赋杜子美刘梦得遗事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复

壁间石刻图经在,瀼外祠堂绘像真。
秋去书怀传北客,归时遗曲祠蛮神。
十年口语投荒谪,千里兵戈下峡身。
嗟我南来心迹似,临风把酒寄情亲。

赋杜子美刘梦得遗事译文

石壁上的刻图和文字还在,记录着杜甫和刘禹锡的事迹,瀼水边的祠堂里,他们的画像栩栩如生。秋天离去时,杜甫抒发情怀的作品被北方来的客人传颂,当年归来时,刘禹锡留下的乐曲,至今还在供奉蛮神的祠堂里回响。他们都曾因言获罪被贬谪到偏远荒凉之地,也都在战火纷飞中颠沛流离。可叹我如今南来的经历和他们的遭遇如此相似,面对着江风,我举杯把酒,寄托着对先贤的敬仰和怀念之情。

赋杜子美刘梦得遗事注释

  • 赋:诗歌的一种体裁,通常以描写事物、抒发感情为主题。

  • 杜子美:即杜甫,字子美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。

  • 刘梦得:即刘禹锡,字梦得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。

  • 遗事:前人遗留下来的事迹。

  • 壁间石刻图经在:墙壁上刻有图画和文字,记载着他们的事迹还在。

  • 瀼外祠堂绘像真:瀼水边的祠堂里,他们的画像栩栩如生。“瀼”,水名,在四川奉节。杜甫曾长期居住在夔州(今奉节)。刘禹锡晚年曾任夔州刺史。

  • 秋去书怀传北客:秋天离去时所写的抒发情怀的诗篇,被北方的客人传颂。指杜甫的诗歌,杜甫晚年漂泊不定,曾在北方生活过。

  • 归时遗曲祠蛮神:当年归来时留下的乐曲,如今还在供奉蛮神的祠堂里回响。指刘禹锡的《竹枝词》,刘禹锡被贬朗州(今湖南常德)时,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《竹枝词》。

  • 十年口语投荒谪:指杜甫因安史之乱,曾流亡十年,颠沛流离,最终被贬谪到地方。 “口语”,指杜甫敢于直言,议论时政。

  • 千里兵戈下峡身:指刘禹锡在战火纷飞的年代,被贬谪到偏远的峡江地区。

  • 嗟我南来心迹似:感叹我如今南来的经历和他们的遭遇如此相似。诗人也可能遭遇贬谪。

  • 临风把酒寄情亲:面对着江风,举杯把酒,寄托着对先贤的敬仰和怀念之情。“情亲”,指深厚的感情,敬佩之情。

赋杜子美刘梦得遗事讲解

这首诗是李复为纪念杜甫和刘禹锡所作。诗人通过描写杜甫和刘禹锡的遗迹和事迹,表达了对两位先贤的敬仰和怀念之情。同时,也抒发了诗人自己遭遇贬谪,身世飘零的感慨。

诗歌的上半部分主要描写杜甫和刘禹锡的遗迹和事迹。诗人首先描写了夔州祠堂的景象,点明了诗歌的地点和对象。然后,诗人分别描写了杜甫和刘禹锡的遭遇。杜甫以诗歌闻名,其作品被广泛传颂;刘禹锡则以《竹枝词》等作品,反映了地方风俗。

诗歌的下半部分,诗人将自己的遭遇与杜甫和刘禹锡的遭遇联系起来,表达了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。诗人感叹自己南来的经历与杜甫和刘禹锡的遭遇相似,都曾遭遇贬谪,身世坎坷。最后,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先贤的敬仰和怀念之情,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许。

这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敬仰和怀念之情,也抒发了诗人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。诗歌通过描写具体的景象和事迹,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,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。

李复[宋代]

宋京兆府长安人,字履中,世称潏水先生。神宗元丰二年进士。尝师张载。喜言兵事,于书无所不读,工诗文。累官中大夫、集贤殿修撰。徽宗崇宁中,为熙河转运使,以议边事不合罢。金兵入关中,起知秦州,空城无兵,遂遇害。有《潏水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d332f0562304b9eb0895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