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白的诗>灵墟山>

灵墟山,李白灵墟山全诗,李白灵墟山古诗,灵墟山翻译,灵墟山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白

丁令辞世人,拂衣向仙路。
伏炼九丹成,方随五云去。
松萝蔽幽洞,桃杏深隐处。
不知曾化鹤,辽海归几度。

灵墟山译文

丁令威告别了尘世,毅然拂袖走向修仙之路。他潜心修炼,终于炼成了九转仙丹,便随着五彩祥云飞升而去。幽深的洞穴被松萝遮蔽,盛开的桃花和杏花掩映着隐秘的居所。不知道他是否曾经化为仙鹤,往返于辽阔的海域多少次了。

灵墟山注释

  • 丁令:即丁令威,传说中的仙人。据《搜神后记》记载,丁令威学道成仙后,化鹤归来,栖于城门楼上。
  • 拂衣:甩袖,表示辞官或隐退。这里指告别尘世。
  • 仙路:通往仙界的道路,指修仙之路。
  • 九丹:九转仙丹,道教炼丹术中一种高级的丹药,据说服后可以长生不老。
  • 五云:五彩的祥云,古代认为是神仙所乘。
  • 松萝:一种寄生在松树上的藤本植物,常用以形容山林的幽深。
  • 幽洞:幽深的洞穴,指仙人隐居的地方。
  • 桃杏:桃花和杏花,这里泛指各种美丽的树木花草。
  • 隐处:隐蔽的场所,指仙人居住的隐秘之地。
  • 化鹤:指丁令威成仙后化为鹤。
  • 辽海:辽阔的海域,泛指遥远的地方。
  • 几度:多少次。

灵墟山讲解

这首诗是李白描写隐逸修仙的诗作,表达了他对神仙境界的向往。诗歌以丁令威的传说为引,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、追求永生的理想境界。

首联“丁令辞世人,拂衣向仙路”,点明了丁令威告别尘世、追求仙道的行为,奠定了全诗的基调。

颔联“伏炼九丹成,方随五云去”,写丁令威修炼成仙的过程和结果,突出了修仙的艰辛和成仙后的飘逸。

颈联“松萝蔽幽洞,桃杏深隐处”,描绘了仙人隐居之地的环境,幽静而美丽,充满了神秘感。

尾联“不知曾化鹤,辽海归几度”,用疑问的语气,进一步渲染了仙人出没的神秘莫测,也表达了诗人对仙人世界的向往之情。

全诗语言流畅自然,意境飘逸洒脱,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。诗人通过对丁令威成仙故事的描写,表达了自己对超脱尘世、追求自由的向往,以及对永恒和神秘的向往。这首诗也反映了道教思想对李白创作的影响。

李白[唐代]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d1774e5a5602b49f0e94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