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辰翁的诗>虞美人(大红桃花)>

虞美人(大红桃花),刘辰翁虞美人(大红桃花)全诗,刘辰翁虞美人(大红桃花)古诗,虞美人(大红桃花)翻译,虞美人(大红桃花)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刘辰翁

鞓红干色无光霁。
须是鲜鲜翠。
翛然一点系裙腰。
不著人间金屋、恐难销。
英英肯似焉支贵。
漫脱红霞帔。
落时且勿涴尘泥。
留向天台洞口、泛吾诗。

虞美人(大红桃花)译文

深红色桃花,颜色干涩,没有雨后般的光泽。必须有鲜亮的绿色来映衬它。一枝桃花,仿佛是随意系在裙腰上的点缀。这样的美,不放在人间华丽的屋舍中,恐怕难以消受。

这桃花,明艳动人,难道能比得上焉支山的红花那样珍贵吗?它随意地脱下红色的云霞帔肩。花瓣飘落时,千万不要沾染尘土。希望留在天台山的洞口,让我漂流着我的诗句。

虞美人(大红桃花)注释

  • 鞓(tīng)红:深红色。鞓,皮革制成的腰带,这里形容桃花的颜色像深红色的腰带。
  • 干色无光霁(jì):颜色干涩,没有雨后放晴般的光泽。霁,雨后放晴。
  • 须是:必须是。
  • 翛(xiāo)然:自由自在,飘逸的样子。
  • 系裙腰:系在裙腰上,形容桃花如女子裙上的装饰。
  • 不著:不放在。著,放置。
  • 金屋:华丽的屋舍,常用以指代富贵人家。
  • 英英:明艳动人的样子。
  • 焉支(yān zhī)贵:指焉支山的红花名贵。焉支山,在今甘肃山丹县西南,以出产红色花卉而闻名。
  • 漫脱:随意脱下。漫,随意。
  • 红霞帔(pèi):红色的云霞帔肩,形容桃花鲜艳的颜色。帔,古代妇女披在肩上的服饰。
  • 涴(wò):沾染。
  • 天台洞口:指天台山的洞穴入口。天台山,在今浙江天台县,以风景秀丽而闻名,是道教和佛教的圣地。
  • 泛吾诗:漂流着我的诗句。

虞美人(大红桃花)讲解

这首《虞美人》咏唱红桃花,表达了作者对桃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。

上阕描写桃花的形态和神韵。“鞓红干色无光霁”,开篇点明桃花的颜色,但又指出其颜色干涩,缺乏光泽,似乎略有不足。然而,“须是鲜鲜翠”一句,则强调了绿色映衬的重要性,有了绿叶的陪衬,桃花才能更加鲜艳动人。“翛然一点系裙腰”,将桃花比作系在女子裙腰上的装饰,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桃花的轻盈飘逸。“不著人间金屋、恐难销”,则进一步赞美桃花的美丽,认为其美不适合放在人间俗世,否则难以消受,暗示了桃花的高洁。

下阕则进一步抒发作者的情感。“英英肯似焉支贵”,设问桃花是否能与焉支山的红花相比,实际上是对桃花的肯定,认为其同样珍贵。“漫脱红霞帔”,以拟人化的手法,描写桃花随意脱下红色的云霞帔肩,更显其洒脱飘逸。“落时且勿涴尘泥”,表达了作者对桃花的爱惜之情,不希望其沾染尘土。“留向天台洞口、泛吾诗”,则表达了作者希望将桃花留在天台山,让其与自己的诗句一同漂流,更显其高洁情怀。
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运用了比喻、拟人等修辞手法,将桃花的形态、神韵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,表达了作者对桃花的喜爱和赞美,也寄托了作者高洁的情怀。

刘辰翁[宋代]

刘辰翁(1233.2.4—1297.2.12),字会孟,别号须溪。庐陵灌溪(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。 景定三年(1262)登进士第。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,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,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《须溪先生全集》,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为一百卷,已佚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d0b808b23797637265f0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