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辰翁的诗>临江仙(有感)>

临江仙(有感),刘辰翁临江仙(有感)全诗,刘辰翁临江仙(有感)古诗,临江仙(有感)翻译,临江仙(有感)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刘辰翁

过雁天边信息,两宫池上心情。
沈思海角愤难平。
山风欺客梦,耿耿到天明。
幸自不争名利,闲愁夜夜如惊。
明朝鬓白两三茎。
世人都不念,似汝复何成。

临江仙(有感)译文

天边飞过的大雁传递着消息,遥想着被囚禁的两宫太后的心情。我深深思索着,感到身处天涯海角的愤恨难以平息。山风呼啸着侵扰着我的梦境,使我整夜难眠,直到天亮。

幸好我早已不与世人争名逐利,但这闲愁却每夜都让我惊醒。明天早上,恐怕又要增添几根白发了。世人都不会记得我,像我这样又能成就什么呢?

临江仙(有感)注释

  • 临江仙:词牌名。
  • 过雁:飞过的雁群。古人认为雁能传递书信。
  • 两宫:指被金人俘虏的徽、钦二帝。
  • 海角:天涯海角,形容偏远之地。此处指作者所处之地。
  • 耿耿:形容心怀忧思,难以入睡。
  • 幸自:幸亏,幸好。
  • 鬓白:鬓发变白。
  • 念:记念,记得。
  • 汝:你,指作者自己。

临江仙(有感)讲解

这首词是刘辰翁抒发爱国情怀和个人感慨之作。词的上片描写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情。开篇借用“过雁天边信息”引出对“两宫池上心情”的遥想,表达了对被金人俘虏的徽、钦二帝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。“沈思海角愤难平”一句,直抒胸臆,表达了作者身处偏远之地的愤恨之情。“山风欺客梦,耿耿到天明”,描写了作者因忧思难眠的景象,进一步渲染了悲愤的情绪。

下片则抒发了作者的个人感慨。作者虽然“不争名利”,但“闲愁夜夜如惊”,可见其内心的苦闷与挣扎。“明朝鬓白两三茎”,预示着作者将因忧愁而加速衰老。“世人都不念,似汝复何成”,表达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。他感到自己即使有报国之心,也难以实现,最终只能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默默老去。

全词语言质朴,感情真挚,表达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个人命运的忧虑,具有较强的感染力。

刘辰翁[宋代]

刘辰翁(1233.2.4—1297.2.12),字会孟,别号须溪。庐陵灌溪(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。 景定三年(1262)登进士第。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,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,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《须溪先生全集》,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为一百卷,已佚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50ef855b8507757ecde1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