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辰翁的诗>临江仙(闲居感旧)>

临江仙(闲居感旧),刘辰翁临江仙(闲居感旧)全诗,刘辰翁临江仙(闲居感旧)古诗,临江仙(闲居感旧)翻译,临江仙(闲居感旧)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刘辰翁

昔走都门终夜雨,明朝泥淖堪惊。
疏疏点点忽鸡鸣。
数峰青似染,快活早来晴。
十五年间春梦断,乱山寒食清明。
无人挑菜踏青行。
青鸠啼雨外,闲听寺中声。

临江仙(闲居感旧)译文

回想当年奔波于都城,彻夜下雨,第二天道路泥泞不堪,令人心惊。稀疏的雨点声中,忽然传来鸡鸣。远处的山峰青翠如染,让人感到雨后初晴的快活。

十五年光阴,往昔的繁华如同春梦般消逝,寒食清明时节,只见一片荒凉的山野。没有人挑着野菜去踏青游玩。青鸠在雨后的远处鸣叫,我只能静静地听着寺庙里传来的钟声。

临江仙(闲居感旧)注释

  • 临江仙:词牌名。
  • 都门:指京城城门。
  • 泥淖:泥泞的道路。
  • 疏疏点点:形容雨点稀疏的样子。
  • 十五年间春梦断:指十五年间经历世事变迁,往昔的繁华已成过眼云烟。春梦,比喻虚幻的繁华。
  • 乱山:指荒凉的山野。
  • 寒食清明:两个相近的节日,通常都在清明节前后。
  • 挑菜:指采摘野菜。古时寒食、清明有采摘野菜的习俗。
  • 踏青:春天郊游。
  • 青鸠:青色的鸠鸟,即布谷鸟。
  • 寺中声:指寺庙中传来的钟声等。

临江仙(闲居感旧)讲解

这首词是刘辰翁晚年隐居时所作,抒发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伤。

上阕描写了昔日奔波于都城的情景,突出了雨后初晴的喜悦。开头两句写当年为了生计奔波于京城,经常遇到恶劣的天气,暗示了生活的不易和艰辛。接着描写雨后初晴的景象,青翠的山峰和清新的空气,让人感到一丝快活,也与下阕的凄凉形成对比。

下阕则转入对现实的描写,表达了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感伤。十五年光阴流逝,往昔的繁华已经成为一场春梦。寒食清明时节,荒凉的山野更显凄清。无人踏青游玩,更显冷清。词人只能静静地听着寺庙传来的钟声,排遣内心的寂寞和感伤。

全词以景衬情,情景交融,表达了词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。词风清丽婉约,语言精炼含蓄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。其中,“十五年间春梦断”一句,概括了词人的人生经历和感慨,具有深刻的意蕴。全词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。

刘辰翁[宋代]

刘辰翁(1233.2.4—1297.2.12),字会孟,别号须溪。庐陵灌溪(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。 景定三年(1262)登进士第。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,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,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《须溪先生全集》,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为一百卷,已佚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672a912063207396f3c5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