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克庄的诗>杂咏一百首·鼂错>

杂咏一百首·鼂错,刘克庄杂咏一百首·鼂错全诗,刘克庄杂咏一百首·鼂错古诗,杂咏一百首·鼂错翻译,杂咏一百首·鼂错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刘克庄

危晁知不免,削楚虑空长。
东市哀朝服,西京号智囊。

杂咏一百首·鼂错译文

明知危难无法避免,晁错仍然坚持削藩的主张,担忧迁延日久反而会生出更多变故。在长安东市身穿朝服被处决,西汉京城的人们都称他为有智慧的谋臣。

杂咏一百首·鼂错注释

  • 杂咏:诗歌体裁,内容不拘,多为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评咏。
  • 鼂错:即晁错,西汉时期大臣,曾力主削藩,后被景帝处死。
  • 危晁知不免:晁错明知自己因削藩会招致危险,难以幸免。
  • 削楚虑空长:削减楚国等诸侯的封地,担心时间拖长反而生出更多变故。楚,指以吴楚七国为首的诸侯国。
  • 东市哀朝服:在长安东市穿着朝服被处决,表达了对晁错命运的哀叹。
  • 西京号智囊:西汉都城长安的人们称晁错为智囊,赞扬他的智慧和谋略。西京,指长安。

杂咏一百首·鼂错讲解

刘克庄的这首《杂咏一百首·鼂错》以精炼的笔墨,概括了晁错一生的悲剧。

首联“危晁知不免,削楚虑空长”,点明晁错的处境和主张。晁错并非不知削藩会带来危险,但他更担忧迁延日久,诸侯势力坐大,对中央政权构成更大的威胁。一个“危”字,写出了晁错的处境;一个“虑”字,写出了晁错的远见。

颔联“东市哀朝服,西京号智囊”,描绘了晁错被处决时的情景和后人的评价。身穿朝服被处决,更显其冤屈和悲壮,也暗示了景帝的无奈。而“西京号智囊”,则表达了人们对晁错智慧和胆识的肯定。

全诗语言简洁,却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思考。作者既肯定了晁错削藩的积极意义,也对其悲惨结局表示惋惜,引发人们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思考。

刘克庄[宋代]

刘克庄(1187~1269) 南宋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字潜夫,号后村。福建莆田人。宋末文坛领袖,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,词风豪迈慷慨。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,官位最高,成就也最大。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,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cd1735b4ee935ea1098a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