荥河通昆源,古出龙马瑞。
包犠真天人,一见测其秘。
八卦已支离,重为六十四。
爻象互立名,系辞发洙泗。
尽泄元气藏,柯叶布文字。
有如木生癭,笺注漫百氏。
樵龟与楪草,何能解人意。
及兹天下疑,反以二物具。
方寸不自灵,柄为冥漠据。
弧矢启战争,书契长寻伪。
缅思未画前,标枝无一事。
日月自循环,全易在天地。
所以负苓人,因之发长喟。
大家都搜:
荥河通昆源,古出龙马瑞。
包犠真天人,一见测其秘。
八卦已支离,重为六十四。
爻象互立名,系辞发洙泗。
尽泄元气藏,柯叶布文字。
有如木生癭,笺注漫百氏。
樵龟与楪草,何能解人意。
及兹天下疑,反以二物具。
方寸不自灵,柄为冥漠据。
弧矢启战争,书契长寻伪。
缅思未画前,标枝无一事。
日月自循环,全易在天地。
所以负苓人,因之发长喟。
原易译文
荥河流淌连接昆仑山发源地,远古时曾出现龙马呈献吉祥。 伏羲确是天人圣者,一见龙马就测知其中奥秘。 八卦已经残缺不全,重新演化为六十四卦。 爻象互相配合建立名目,卦辞阐发义理如同孔孟学说。 完全泄露了天地元气的蕴藏,像树木生长出瘤赘,注释书籍多如汗牛充栋。 用烧灼龟甲、蓍草占卜,怎能了解人的心意? 等到天下充满疑虑,反而用这两种东西占卜。 人心不能自己明智,主宰权柄被虚无缥缈的东西占据。 弓箭开启了战争,文字书籍滋长了虚伪。 遥想没有图画文字之前,天下太平无事。 日月自然循环运行,完整的《易》就在天地间。 所以背柴的人,因此发出长长的叹息。
原易注释
原易讲解
这首诗歌颂了《易经》的智慧,也批判了后人对《易经》的过度解读和利用。诗人认为,伏羲最初创造八卦是为了揭示天地运行的规律,但后人却将其演变为繁琐的占卜工具,并用各种复杂的注释来迷惑人们。
诗中,诗人先赞扬了伏羲的智慧,认为他发现了天地间的奥秘。接着,诗人批评了后人对《易经》的过度解读,认为他们像在树上长出瘤赘一样,用繁琐的注释来掩盖《易经》的真意。诗人还批判了当时社会上盛行的占卜之风,认为用龟甲和蓍草占卜并不能真正了解人的心意,反而会使人迷失方向。
最后,诗人表达了对原始社会的向往,认为在没有文字和战争的时代,人们的生活简单而幸福。诗人感叹,真正的《易》就在天地运行的规律之中,人们应该顺应自然,而不是沉迷于人为的解读和占卜。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大道至简的追求,以及对当时社会弊病的批判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cc7e7a65a7f5090a68a2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