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林景熙的诗>答周以农>

答周以农,林景熙答周以农全诗,林景熙答周以农古诗,答周以农翻译,答周以农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林景熙

一灯细语煮茶香,云影霏霏满石床。
万里梦魂形独在,十年诗力鬓俱苍。
山空络纬秋青雨,水落蒹葭足夜霜。
未会漆园观物意,酒阑犹发次公狂。

答周以农译文

一盏孤灯下,轻声细语地煮着茶,茶香袅袅。迷蒙的云雾,仿佛飘满了石床。

身处万里之外,梦魂萦绕故乡,形单影只,孤身一人。十年间苦心吟诗,诗力耗尽,两鬓都已斑白。

空旷的山中,纺织娘在秋雨中低鸣,秋意渐浓。河水消退,露出芦苇,夜晚已结下寒霜。

我还没有领会庄周那种观察万物的旷达心境,酒兴阑珊之时,仍然像陈蕃一样,有着匡扶济世的豪情壮志。

答周以农注释

  • 周以农: 诗人友人,生平不详。
  • 一灯细语煮茶香: 描写诗人独自一人,在昏暗的灯光下煮茶的情景,烘托出孤寂清冷的氛围。“细语”指煮茶时水沸的声音轻微。
  • 云影霏霏满石床: 形容山中云雾弥漫,石床也被笼罩其中,更显环境幽静。霏霏,形容云雾轻柔飘动。
  • 万里梦魂形独在: 诗人身处异地,思念故乡,梦魂萦绕,但形体却孤单地留在这里。
  • 十年诗力鬓俱苍: 指诗人多年来致力于诗歌创作,耗费了大量心力,以至于头发都变白了。
  • 山空络纬秋青雨: 山中空旷寂静,只有纺织娘在秋雨中鸣叫,更显凄凉。络纬,即纺织娘,一种昆虫。
  • 水落蒹葭足夜霜: 河水退落,露出芦苇,夜晚已经结满了寒霜,暗示时节已是深秋。蒹葭,芦苇。
  • 未会漆园观物意: 漆园,指庄周曾做过漆园吏。观物意,指庄子那种超脱物外、顺应自然的思想境界。诗人自谦尚未领悟庄子的思想。
  • 酒阑犹发次公狂: 酒阑,酒席将散,指酒兴将尽。次公,指东汉名士陈蕃,字仲举,曾立下“大丈夫处世,当扫除天下,安事一室乎”的豪言壮语。狂,指豪情壮志。诗人表示,即使酒兴将尽,仍然像陈蕃一样,有着匡扶济世的豪情壮志。

答周以农讲解

这首诗是林景熙写给友人周以农的答诗,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、怀念故乡的孤寂之情,以及虽怀才不遇,但仍不忘匡扶济世的理想。

诗的首联描绘了诗人独处山中的清冷环境:一盏孤灯,飘渺云雾,烘托出诗人孤寂的心境。颔联则抒发了诗人身处异乡、思念故乡的感情,以及多年来致力于诗歌创作的艰辛。颈联描绘了秋日山中的景象,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气氛。尾联则表达了诗人虽未能领悟庄子的超脱思想,但仍然有着匡扶济世的豪情壮志。

全诗语言质朴自然,意境清幽淡远,情感真挚深沉,既表达了诗人身处逆境的苦闷,也展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。诗人将个人际遇与时代背景相结合,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。

林景熙[宋代]

林景熙(1242~1310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山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公元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、创作成绩卓著、最富代表性的作家,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著作编为《霁山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56b465e1552cbd15616a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