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长卿的诗>小鸟篇 上裴尹>

小鸟篇 上裴尹,刘长卿小鸟篇 上裴尹全诗,刘长卿小鸟篇 上裴尹古诗,小鸟篇 上裴尹翻译,小鸟篇 上裴尹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长卿

藩篱小鸟何甚微,翩翩日夕空此飞。
只缘六翮不自致,长似孤云无所依。
西城黯黯斜晖落,众鸟纷纷皆有托。
独立虽轻燕雀群,孤飞还惧鹰鹯搏。
自怜天上青云路,吊影徘徊独愁暮。
衔花纵有报恩时,择木谁容托身处。
岁月蹉跎飞不进,羽毛憔悴何人问。
绕树空随乌鹊惊,巢林只有鹪鹩分。
主人庭中荫乔木,爱此清阴欲栖宿。
少年挟弹遥相猜,遂使惊飞往复回。
不辞奋翼向君去,唯怕金丸随后来。

小鸟篇 上裴尹译文

篱笆边的小鸟多么弱小啊,整天只是无力地飞来飞去。只因为翅膀无力不能高飞远翔,长久以来就像孤单的浮云没有依靠。西边的城墙昏暗,夕阳西下,众鸟纷纷飞回自己的巢穴。独自站立虽然轻视燕雀之辈,孤单飞翔却还害怕被鹰隼捕食。

可怜自己有凌云之志却无法实现,对着自己的影子徘徊,独自忧愁到日暮。即使口衔鲜花有报恩的心意,又有谁能允许我选择良木来托身呢?岁月蹉跎,却始终无法高飞,羽毛憔悴,又有谁来关心呢?只能绕着树木徒劳地飞来飞去,引得乌鹊惊叫,而茂密的树林中只容得下鹪鹩栖身。

主人啊,你家院子里有高大的树木,我喜爱这树荫清凉想要来这里栖息。可是少年拿着弹弓远远地猜疑,于是使我惊恐地飞走又飞回来。我并不推辞振翅向您飞去,只是害怕金丸随后而来。

小鸟篇 上裴尹注释

  • 藩篱:篱笆。
  • 六翮 (hé):鸟的羽毛,这里指翅膀。
  • 自致:达到,实现。
  • 孤云:孤单的云。
  • 西城:西边的城墙。
  • 黯黯:昏暗的样子。
  • 斜晖:夕阳。
  • 有托:有所归宿。
  • 燕雀:比喻平庸之辈。
  • 鹰鹯 (zhān):凶猛的鸟,指鹰。
  • :捕捉。
  • 吊影:对着自己的影子。
  • 徘徊:来回走动。
  • 恩时:报恩的时机。
  • 择木:选择好的树木栖息,比喻选择好的地方或依附好的主人。
  • 托身:寄托身体,安身。
  • 蹉跎 (cuō tuó):光阴虚度。
  • 憔悴 (qiáo cuì):形容人瘦弱,面色不好。这里形容羽毛枯槁。
  • 乌鹊:乌鸦和喜鹊。
  • 鹪鹩 (jiāo liáo):一种体型很小的鸟。
  • 乔木:高大的树木。
  • 清阴:清凉的树荫。
  • 栖宿:居住。
  • 挟 (xié):夹着。
  • 金丸:指弹弓的弹丸。
  • 遂 (suì):于是,就。
  • 奋翼:振翅。
  • :推辞。

小鸟篇 上裴尹讲解

这首诗以小鸟自喻,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、漂泊无依的苦闷之情。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只弱小的鸟儿,渴望有所依靠,却又处处受限,充满忧虑。

首联点明小鸟的弱小和无助,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。颔联进一步描写小鸟的困境,翅膀无力,没有依靠,只能孤单地飞翔。颈联描绘了小鸟的处境,虽然轻视燕雀之辈,却又害怕被鹰隼捕食,充满危机感。表达了作者既不甘平庸,又时刻担忧受人迫害的心情。

颈联和尾联写小鸟的渴望和无奈。小鸟渴望有所作为,却又无处安身,只能对着自己的影子独自忧愁。即使有报恩之心,也无人能够容纳它。最后,诗人描写小鸟希望在庭院中的乔木上栖息,却又害怕被少年用弹弓射杀,表达了自己渴望被赏识,却又害怕受到伤害的矛盾心理。

全诗语言朴实,意境深远,将小鸟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,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。诗人以小鸟自喻,将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紧密相连,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。这首诗既是小鸟的悲歌,也是诗人的自画像。

刘长卿[唐代]

刘长卿(709—789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苏州长洲县尉,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因刚而犯上,两度迁谪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ca1098bd438aea1492b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