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长卿的诗>经漂母墓>

经漂母墓,刘长卿经漂母墓全诗,刘长卿经漂母墓古诗,经漂母墓翻译,经漂母墓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长卿

昔贤怀一饭,兹事已千秋。
古墓樵人识,前朝楚水流。
渚蘋行客荐,山木杜鹃愁。
春草茫茫绿,王孙旧此游。

经漂母墓译文

从前贤士感怀漂母一饭之恩,这件事已经流传千年。 樵夫还能辨认出古老的坟墓,墓前是前朝时期楚地的流水。 水边蘋草,过路客在此祭奠,山中树木,杜鹃鸟悲愁啼鸣。 春草无边无际,一片碧绿,当年王孙公子曾在此游玩。

经漂母墓注释

  • 漂母:指淮阴侯韩信年轻时曾受其恩惠的洗衣老妇。
  • 一饭:指漂母给韩信的饭食。
  • 千秋:千年,形容时间长久。
  • 樵人:打柴的人。
  • 前朝:指过去的朝代,这里指楚国。
  • 楚水:指楚地的河流。
  • 渚蘋(zhǔ píng):水边的蘋草。渚,水中小块陆地。蘋,一种水生植物,古代常用来祭祀。
  • 荐:进献,这里指祭奠。
  • 杜鹃:鸟名,又名子规、催归,叫声凄厉,常被用来象征哀愁。
  • 王孙:古代贵族子弟。

经漂母墓讲解

刘长卿的这首《经漂母墓》是一首凭吊古迹的诗。诗人路过漂母墓,有感于漂母一饭之恩的高义,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。

诗的前两句“昔贤怀一饭,兹事已千秋”,开篇点题,赞扬韩信感念漂母一饭之恩的贤德,并慨叹这件事已经流传千年,足见其影响之深远。“古墓樵人识,前朝楚水流”,描写了漂母墓的现状,即使岁月流逝,墓冢依旧存在,樵夫也能辨认,而墓前依旧是楚地的流水,暗示着历史的悠久。

“渚蘋行客荐,山木杜鹃愁”,进一步渲染了墓地的荒凉和凄清,过路的行人会在此祭奠,山中的杜鹃鸟也在悲鸣,更添几分哀愁。“春草茫茫绿,王孙旧此游”,以春草的茂盛反衬墓地的荒凉,并追忆当年王孙公子在此游玩的情景,更显出世事变迁,人事已非的感慨。

全诗语言质朴自然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漂母高义的敬佩,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叹和对人生的思考。诗人通过对漂母墓的描写,引发人们对历史的追思和对人性的思考,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。

刘长卿[唐代]

刘长卿(709—789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苏州长洲县尉,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因刚而犯上,两度迁谪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c8d0d9a48d60479a1156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