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言史的诗>席上赠李尹>

席上赠李尹,刘言史席上赠李尹全诗,刘言史席上赠李尹古诗,席上赠李尹翻译,席上赠李尹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言史

伛偻山夫发似丝,松间石上坐多时。
瓢饮不曾看酒肆,世人空笑亦何为。

席上赠李尹译文

一位佝偻着背的山野老翁,头发像丝一样稀疏,时常在松树下或石头上静坐。他用瓢饮水,从不光顾酒馆,世人空自嘲笑他,又有什么意义呢?

席上赠李尹注释

  • 席上赠李尹: 在宴席上赠给李尹。尹,指县令。
  • 伛偻(yǔ lǚ): 弯腰驼背的样子。
  • 山夫: 山野老翁。
  • 发似丝: 形容头发稀疏,像丝一样。
  • 瓢饮: 用瓢饮水。
  • 酒肆: 酒馆。
  • 空笑: 白白地嘲笑。
  • 亦何为: 又有什么意义呢?

席上赠李尹讲解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清贫老翁形象,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鄙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
首联“伛偻山夫发似丝,松间石上坐多时”,通过外貌描写,勾勒出一个年老体衰、隐居山林的老翁形象。“伛偻”、“发似丝”写出了老翁的衰老,而“松间石上坐多时”则暗示了他的隐逸生活。

颔联“瓢饮不曾看酒肆”,进一步刻画老翁的清贫和淡泊名利。他以山泉为饮,从不光顾酒馆,表明他安于清贫,不追求物质享受。

尾联“世人空笑亦何为”,是诗人对世俗的嘲讽和反问。世人嘲笑老翁的清贫,但这种嘲笑又有什么意义呢?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世俗价值观的否定,以及对老翁隐逸生活的赞赏。

全诗语言朴素自然,意境清幽淡远,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鄙弃之情。诗人将老翁的形象与世俗的价值观对立起来,突出了老翁的高洁品格,也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。

刘言史[唐代]

刘言史(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),唐代诗人。藏书家,赵州邯郸人。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,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。少尚气节,不举进士。与李贺同时,工诗,美丽恢赡,自贺外世莫能比。亦与孟郊友善。初客镇襄,尝造节度使王武俊。武俊好词艺,特加敬异卒后,葬于襄阳。孟郊作歌哭之。言史著有歌诗六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曾旅游金陵、潇湘、岭南等地。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,颇好文学,为之请官,诏授枣强县令,世称“刘枣强”,但未就任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c8b90afa1a061256d9a1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