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言史的诗>赋蕃子牧马>

赋蕃子牧马,刘言史赋蕃子牧马全诗,刘言史赋蕃子牧马古诗,赋蕃子牧马翻译,赋蕃子牧马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言史

碛净山高见极边,孤烽引上一条烟。
蕃落多晴尘扰扰,天军猎到鸊鹈泉。

赋蕃子牧马译文

空旷的沙漠干净,高耸的山峦显现出边境的尽头,孤单的烽火台燃起,引出一缕笔直的狼烟。吐蕃部落常常在晴朗的天气里扬起阵阵尘土,唐朝军队追逐猎物,一直到达鸊鹈泉。

赋蕃子牧马注释

  • 赋: 诗歌的一种体裁,侧重于描写事物。
  • 蕃子: 指吐蕃人。吐蕃是古代中国西部的一个民族政权,主要活动范围在今青藏高原一带。
  • 牧马: 放牧马匹。
  • 碛: 沙漠。
  • 净: 空旷,干净。
  • 孤烽: 孤单的烽火台。烽火,古代边防报警的设施,白天燃烟,夜间举火。
  • 引上: 向上延伸,引出。
  • 一条烟: 一缕烟,形容狼烟笔直。
  • 蕃落: 吐蕃人的聚居地,部落。
  • 扰扰: 纷纷扬扬,形容尘土飞扬。
  • 天军: 指唐朝军队。古人常以“天”代指朝廷。
  • 猎到: 追逐猎物到达。
  • 鸊鹈泉: 地名,具体位置有争议,一般认为在今中国西北地区,是唐朝军队的活动区域。鸊鹈,一种水鸟。

赋蕃子牧马讲解

这首诗描绘了唐朝与吐蕃交界地区的边塞风光和军事活动。诗人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写,展现了边境的空旷、高远以及战争的氛围。

  • 首联“碛净山高见极边,孤烽引上一条烟”点明了地点和环境特征:空旷的沙漠,高耸的山峦,表明这里是边境地区。孤单的烽火台,冉冉升起的狼烟,暗示着边境并不太平,可能存在战争的威胁。
  • 颔联“蕃落多晴尘扰扰,天军猎到鸊鹈泉”描写了唐朝与吐蕃的军事对峙。晴朗的天气里,吐蕃部落活动频繁,扬起阵阵尘土,而唐朝军队则追逐猎物,到达鸊鹈泉,展现了唐朝军队的英勇和对边疆的控制。

整首诗语言精炼,意象鲜明,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写,烘托了战争的氛围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宁的期盼。诗中“孤烽”、“一条烟”、“尘扰扰”等意象,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,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边塞的荒凉和紧张。

此外,诗中“天军猎到鸊鹈泉”一句,也反映了唐朝对边疆地区的军事控制,以及唐朝军队的活动范围。从侧面展现了唐朝的强大和对边疆的重视。

刘言史[唐代]

刘言史(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),唐代诗人。藏书家,赵州邯郸人。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,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。少尚气节,不举进士。与李贺同时,工诗,美丽恢赡,自贺外世莫能比。亦与孟郊友善。初客镇襄,尝造节度使王武俊。武俊好词艺,特加敬异卒后,葬于襄阳。孟郊作歌哭之。言史著有歌诗六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曾旅游金陵、潇湘、岭南等地。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,颇好文学,为之请官,诏授枣强县令,世称“刘枣强”,但未就任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ffea57eac9c181d64119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