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卢仝的诗>酬愿公雪中见寄>

酬愿公雪中见寄,卢仝酬愿公雪中见寄全诗,卢仝酬愿公雪中见寄古诗,酬愿公雪中见寄翻译,酬愿公雪中见寄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卢仝

积雪三十日,车马路不通。
贫病交亲绝,想忆唯愿公。
春鸠报春归,苦寒生暗风。
檐乳堕悬玉,日脚浮轻红。
梅柳意却活,园圃冰始融。
更候四体好,方可到寺中。

酬愿公雪中见寄译文

连绵大雪下了三十天,道路被积雪阻断,车马无法通行。我贫困又多病,亲友们都疏远了我,想念的只有愿公您了。 春鸠的叫声预示着春天将要归来,但严酷的寒冷仍然产生阴冷的风。屋檐下的冰柱融化滴落,像悬挂的玉一样,阳光照射在雪地上,泛起淡淡的红色。 梅花和柳树已经有了复苏的生机,园圃中的冰雪也开始融化。等我身体好些了,才能去寺庙中拜访您。

酬愿公雪中见寄注释

  • 酬:酬答,回复。
  • 愿公:指诗人的朋友,法号愿公的僧人。
  • 积雪:连续不断的积雪。
  • 三十日:指积雪时间之长。
  • 车马路不通:形容雪大,交通阻断。
  • 贫病交亲绝:贫穷和疾病交加,亲友疏远。
  • 想忆:想念,思念。
  • 春鸠:春天鸣叫的鸟,指布谷鸟等。
  • 报春归: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。
  • 苦寒:严酷的寒冷。
  • 暗风:阴冷的风。
  • 檐乳:屋檐下形成的冰柱,因形状像乳而得名。
  • 堕:坠落,滴落。
  • 悬玉:形容冰柱晶莹剔透,像悬挂的玉。
  • 日脚:太阳的光芒。
  • 浮轻红:指阳光照射在雪地上,雪地泛起淡淡的红色。
  • 梅柳意却活:梅花和柳树有了生机。
  • 园圃:园地和菜园。
  • 冰始融:冰雪开始融化。
  • 更候:等待。
  • 四体好:身体健康。
  • 方可:才可以。
  • 寺中:指愿公所在的寺庙。

酬愿公雪中见寄讲解

这首诗是卢仝在雪后写给朋友愿公的酬答之作。诗中描绘了雪后严寒的景象,以及诗人贫病交加的困境,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盼望身体康复后前去拜访的心情。

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和诗人处境。“积雪三十日,车马路不通”,诗人写连续下了三十天的大雪,道路被封锁,突出了雪之大,时间之长,为全诗奠定了寒冷、压抑的基调。“贫病交亲绝,想忆唯愿公”,诗人说明自己贫困又多病,亲友们都疏远了,只有思念愿公。一个“绝”字,写尽了人情冷暖,反衬出愿公的真挚情谊。

颔联、颈联描绘雪后初晴的景象。“春鸠报春归,苦寒生暗风”,虽然春鸠已经开始鸣叫,预示着春天的到来,但严寒依旧,阴冷的风仍然吹拂,表明诗人所处的环境依然恶劣。“檐乳堕悬玉,日脚浮轻红”,诗人描写屋檐下的冰柱融化滴落,像悬挂的玉一样晶莹剔透,阳光照射在雪地上,泛起淡淡的红色,寒冷中透着一丝生机。 “梅柳意却活,园圃冰始融”,梅花和柳树已经有了复苏的生机,园圃中的冰雪也开始融化,进一步表现了春天的气息。

尾联表达了诗人盼望身体康复后去拜访愿公的心情。“更候四体好,方可到寺中”,诗人说要等到身体好些了,才能去寺庙中拜访愿公,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期盼。

全诗语言朴实自然,情感真挚,通过对雪后景象的描写,烘托了诗人孤寂的心情,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。诗中既有对困境的无奈,也有对春天的期盼,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。

卢仝[唐代]

卢仝tóng〈形〉(约795-835) 唐代诗人,汉族,“初唐四杰”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。祖籍范阳(今河北省涿州市),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(今思礼村),早年隐少室山,自号玉川子。他刻苦读书,博览经史,工诗精文,不愿仕进。后迁居洛阳。家境贫困,仅破屋数间。但他刻苦读书,家中图书满架。仝性格狷介,颇类孟郊;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,又近似韩愈。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c84b29d6c4df7d94d232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