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涉的诗>赠龙泉洞尘上人>

赠龙泉洞尘上人,李涉赠龙泉洞尘上人全诗,李涉赠龙泉洞尘上人古诗,赠龙泉洞尘上人翻译,赠龙泉洞尘上人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涉

八十山僧眼未昏,独寻流水到穷源。
自言共得龙神语,拟作茅庵住洞门。

赠龙泉洞尘上人译文

八十岁的老僧眼睛依然明亮,独自寻着流水一直走到源头。 他说自己能够听懂龙神的话语,打算在洞口搭个茅草屋住下来。

赠龙泉洞尘上人注释

  • 龙泉洞:指龙泉洞,具体地点不详,多为山水秀丽之地。
  • 尘上人:指修行之人,这里指龙泉洞的僧人。
  • 山僧:山中的僧人。
  • 眼未昏:眼睛没有昏花,指视力很好。
  • 穷源:水的源头。
  • 龙神语:龙神的语言。
  • 拟:打算。
  • 茅庵:简陋的茅草屋。
  • 洞门:洞口。

赠龙泉洞尘上人讲解

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年老的僧人,他虽然已经八十岁高龄,但依然精神矍铄,独自一人去探寻龙泉洞的源头。诗人通过“眼未昏”、“独寻”、“穷源”等词语,突出了老僧的身体硬朗和求道精神。更令人称奇的是,老僧自称能够听懂龙神的话语,并打算在洞口搭建茅草屋居住。这句诗充满了神秘色彩,既表现了老僧的与众不同,也暗示了龙泉洞的灵异。

整首诗语言朴实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老僧的敬佩之情,也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龙泉洞的景色,而是通过老僧的行动和语言,间接地展现了龙泉洞的神秘和吸引力。老僧的形象也颇具传奇色彩,他既是修行之人,又是自然之友,他与龙神交流,与山水相伴,过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。

李涉[唐代]

李涉(约806年前后在世),唐代诗人。字不详,自号清溪子,洛(今河南洛阳)人。早岁客梁园,逢兵乱,避地南方,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。后出山作幕僚。宪宗时,曾任太子通事舍人。不久,贬为峡州(今湖北宜昌)司仓参军,在峡中蹭蹬十年,遇赦放还,复归洛阳,隐于少室。文宗大和(827-835)中,任国子博士,世称“李博士”。著有《李涉诗》一卷。存词六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c64284ed83233fab83a1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