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涉的诗>早春霁后发头陀寺寄院中>

早春霁后发头陀寺寄院中,李涉早春霁后发头陀寺寄院中全诗,李涉早春霁后发头陀寺寄院中古诗,早春霁后发头陀寺寄院中翻译,早春霁后发头陀寺寄院中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涉

红楼金刹倚晴冈,雨雪初收望汉阳。
草檄可中能有暇,迎春一醉也无妨。

早春霁后发头陀寺寄院中译文

红色的楼阁和金色的寺庙依傍着晴朗的山冈,雨雪刚刚停歇,可以遥望汉阳。即使是草拟文告的繁忙之中,能够抽出空闲,迎着这早春的美好,痛饮一场又有何妨?

早春霁后发头陀寺寄院中注释

  • 霁后:雨雪过后转晴。
  • 头陀寺:寺庙名。
  • 院中:指诗人的朋友或熟人所在的寺院。
  • 红楼金刹:指寺庙建筑的华丽。红楼,指涂有红色油漆的楼阁;金刹,指金碧辉煌的寺庙。
  • 晴冈:晴朗的山冈。
  • 汉阳:古地名,在今湖北武汉。
  • 草檄:起草用于征讨的文书。
  • 可中:可以抽出时间。
  • 能有暇:能够有空闲。暇,空闲。
  • 迎春:迎接春天。
  • 一醉:痛饮一场。
  • 也无妨:也没有什么妨碍。

早春霁后发头陀寺寄院中讲解

这首诗是李涉在早春雨后初晴时,于头陀寺所作,寄给寺院中的朋友的。全诗表达了诗人在繁忙公务中渴望放松心情,享受早春美景的愿望。

首联描绘了雨后初晴时头陀寺的壮丽景色。“红楼金刹倚晴冈,雨雪初收望汉阳”,诗人用“红楼金刹”点明头陀寺的华丽,并以“倚晴冈”、“望汉阳”突出了寺庙的地理位置和视野开阔,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、气势恢宏的画面。雨雪初停,更显出一种清新明朗的氛围。

颔联转入正题,表达了诗人在繁忙公务中寻求片刻放松的心情。“草檄可中能有暇,迎春一醉也无妨”,诗人设想即使在起草征讨檄文的繁忙时刻,如果能够抽出一点空闲,迎着早春的美好景色痛饮一番,也是可以的。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身负公务的责任感,也流露出其渴望自由、享受生活的愿望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流畅自然,意境开阔,表达了诗人在繁忙公务之余,渴望亲近自然、放松心情的愿望,也展现了早春时节的勃勃生机。诗中既有对寺庙壮丽景色的描绘,也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,读来令人感到轻松愉悦。

李涉[唐代]

李涉(约806年前后在世),唐代诗人。字不详,自号清溪子,洛(今河南洛阳)人。早岁客梁园,逢兵乱,避地南方,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。后出山作幕僚。宪宗时,曾任太子通事舍人。不久,贬为峡州(今湖北宜昌)司仓参军,在峡中蹭蹬十年,遇赦放还,复归洛阳,隐于少室。文宗大和(827-835)中,任国子博士,世称“李博士”。著有《李涉诗》一卷。存词六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fc702bce4e0cb7d58138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