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端的诗>过谷口元赞善所居(一作赠池阳谷口)>

过谷口元赞善所居(一作赠池阳谷口),李端过谷口元赞善所居(一作赠池阳谷口)全诗,李端过谷口元赞善所居(一作赠池阳谷口)古诗,过谷口元赞善所居(一作赠池阳谷口)翻译,过谷口元赞善所居(一作赠池阳谷口)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端

入谷访君来,秋泉已堪涉。
林间人独坐,月下山相接。
重露湿苍苔,明灯照黄叶。
故交一不见,素发何稠叠。

过谷口元赞善所居(一作赠池阳谷口)译文

我进入山谷拜访您,秋天的泉水已经可以徒步淌过。 您独自坐在林间,月光下山峦与您相连,显得格外静谧。 浓重的露水打湿了青色的苔藓,明亮的灯光映照着泛黄的树叶。 老朋友一旦不见,彼此的头发都已变得如此浓密花白。

过谷口元赞善所居(一作赠池阳谷口)注释

  • 谷口:指谷口,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南。
  • 元赞善:指元锡,曾任赞善大夫。
  • 堪涉:可以淌水而过。
  • 相接:连接,相连。
  • 重露:浓厚的露水。
  • 苍苔:青色的苔藓。
  • 故交:老朋友。
  • 素发:白发。
  • 稠叠:浓密堆叠。形容头发又多又白。

过谷口元赞善所居(一作赠池阳谷口)讲解

这首诗是李端拜访朋友元锡在谷口居所时所作。诗人通过描写谷口秋景,表达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赞赏和久别重逢的感慨。

首联点明拜访的目的和时间。“入谷访君来,秋泉已堪涉”,诗人进入山谷拜访元锡,此时正值秋季,泉水水位下降,可以徒步趟过,可见友人隐居之地较为偏僻。

颔联描写友人隐居的生活状态。“林间人独坐,月下山相接”,友人独自坐在林间,与明月青山为伴,表现出一种清幽闲适的意境,也暗示了友人高洁的品格。

颈联描写谷口的秋景。“重露湿苍苔,明灯照黄叶”,浓重的露水打湿了青苔,明亮的灯光照亮了黄叶,诗人选取典型的秋季景物,烘托出一种萧瑟清冷的氛围,也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。

尾联抒发对友人久别重逢的感慨。“故交一不见,素发何稠叠”,老朋友一旦不见,再次相见时,彼此的头发都已变得如此浓密花白,诗人感叹时光流逝,也表达了对友人迟暮之年的关怀和珍惜。
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清幽淡远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隐居生活的赞赏和久别重逢的感慨,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伤感。诗中“林间人独坐,月下山相接”一句,尤为传神,将友人与自然融为一体,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雅情怀。

李端[唐代]

李端(约737年—约784年),字正已,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,唐代诗人。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。少居庐山,师事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子李虞仲,官至兵部侍郎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c62da2597cad41257a44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