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骆宾王的诗>赋得春云处处生>

赋得春云处处生,骆宾王赋得春云处处生全诗,骆宾王赋得春云处处生古诗,赋得春云处处生翻译,赋得春云处处生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骆宾王

千里年光静,四望春云生。
椠日祥光举,疏云瑞叶轻。
盖阴笼迥树,阵影抱危城。
非将吴会远,飘荡帝乡情。

赋得春云处处生译文

辽阔的土地上,时光静静流逝,四面八方,春云开始涌动。

新历书上,吉祥的光芒升起,稀疏的云朵,像带着瑞气的树叶般轻盈。

云盖的阴影笼罩着远处的树木,云阵的影子环抱着高耸的城墙。

这景象并非要将吴越之地显得多么遥远,而是飘荡着我对帝都深切的思念之情。

赋得春云处处生注释

  • 赋得:分题赋诗,是科举考试中的一种形式,作者按照规定的题目作诗。
  • 春云:春天的云。
  • 千里年光静:极言春天晴朗日子的美好,时间缓缓流逝。年光,指美好的时光。
  • 四望:四面远望。
  • 椠(qiàn)日:指历日。椠,木简,古代用木简刻字为书。
  • 祥光:吉祥的光芒。
  • 疏云:稀疏的云。
  • 瑞叶:吉祥的树叶。形容云彩轻薄如叶。
  • 盖阴:像伞盖一样的阴影。
  • 笼:笼罩。
  • 迥(jiǒng)树:远处的树木。
  • 阵影:云彩形成的阵势的影子。
  • 抱:环绕。
  • 危城:高耸的城墙。
  • 吴会:指吴地和会稽(今浙江绍兴一带),泛指江南地区。
  • 帝乡:指京城,当时指唐朝的都城长安。

赋得春云处处生讲解

这首《赋得春云处处生》是骆宾王在科举考试时所作的一首应试诗。诗歌描绘了春天云彩涌动的美丽景象,并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,思念帝都的心情。

首联“千里年光静,四望春云生”点明了时间和环境。在广阔的原野上,春日时光宁静而美好,四面望去,春云开始涌现,为画面增添了生机和活力。“静”与“生”相对,更显出春天的勃勃生机。

颔联“椠日祥光举,疏云瑞叶轻”进一步描绘了春云的景象。新历书上,吉祥的光芒升起,预示着美好的未来。稀疏的云朵像带着瑞气的树叶般轻盈飘动,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。这里将云比作“瑞叶”,更增添了诗歌的吉祥意味。

颈联“盖阴笼迥树,阵影抱危城”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春云的动态和影响。云盖的阴影笼罩着远处的树木,云阵的影子环抱着高耸的城墙,描绘出一幅开阔而壮丽的画面。这两句诗富有空间感和立体感,将春云的形态和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
尾联“非将吴会远,飘荡帝乡情”是诗歌的主旨所在。诗人并没有着重描写吴越之地的遥远,而是表达了自己飘荡在外的思乡之情。诗人将对帝都的思念之情寄托在春云之中,使春云具有了象征意义,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盼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清新流畅,意象生动形象,情景交融,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,思念帝都的深切情感。

骆宾王[唐代]

骆宾王(约619—约687年)字观光,汉族,婺州义乌人(今浙江义乌)。唐初诗人,与王勃、杨炯、卢照邻合称“初唐四杰”。又与富嘉谟并称“富骆”。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,历武功、长安主簿,仪凤三年,入为侍御史,因事下狱,次年遇赦,调露二年除临海丞,不得志,辞官。有集。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,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《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》,敬业败,亡命不知所之,或云被杀,或云为僧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c61fcb1f7cc33cdcce8a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