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林景熙的诗>中秋山中对月>

中秋山中对月,林景熙中秋山中对月全诗,林景熙中秋山中对月古诗,中秋山中对月翻译,中秋山中对月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林景熙

收拾山河片影圆,举杯笑酌结邻仙。
万家弦管谁无月,一壑楼台别有天。
丹桂梯寒醒旧梦,玄霜杵熟授长年。
此秋此夜无清句,花亦笑人空醉眠。

中秋山中对月译文

收拾破碎的山河,只见一轮圆月映照。举起酒杯,笑着与山中的仙人对饮结交。家家户户都奏乐赏月,谁家没有月亮呢?唯独这山谷中的楼台,另有一番天地。

丹桂的清香在寒夜中弥漫,使人从旧梦中醒来。玄霜在玉杵中捣熟,仿佛是神仙在传授长生不老的秘诀。

如果在这美好的中秋之夜,没有清丽的诗句,恐怕连花儿也会嘲笑我只是空自沉醉而眠。

中秋山中对月注释

  • 收拾山河:指元朝末年,国家残破,诗人期望光复。
  • 片影圆:指月亮,也象征国家统一。
  • 结邻仙:与山中的隐士、道士为邻,一同赏月。
  • 万家弦管:指家家户户都在演奏音乐,欢庆中秋。
  • 一壑楼台:指山谷中的楼阁,诗人隐居的地方。壑,山谷。
  • 丹桂:红色的桂花,中秋时节开放。
  • 梯寒:寒冷的气息仿佛像梯子一样向上延伸。
  • 醒旧梦:从对过去美好事物的回忆中醒来,也指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中暂时解脱。
  • 玄霜:指白色的霜。也指代仙药。
  • 杵熟:用杵捣熟。
  • 授长年:传授长生不老的方法。
  • 清句:指优美的诗句。
  • 空醉眠:白白地沉醉而睡去,没有留下任何作品。

中秋山中对月讲解

这首诗是林景熙在中秋之夜,于山中隐居时所作。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山河破碎的现实,渴望国家统一,同时又寄情山水,与隐士为伴的复杂情感。

首联“收拾山河片影圆,举杯笑酌结邻仙”,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的景象。诗人将残破的山河与圆满的月亮并置,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期盼。“结邻仙”则表明了诗人隐逸的生活态度,以及与世无争的心境。

颔联“万家弦管谁无月,一壑楼台别有天”,诗人用对比的手法,突出了山中赏月的与众不同。虽然家家户户都在赏月,但山中的楼台却有其独特的意境,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。

颈联“丹桂梯寒醒旧梦,玄霜杵熟授长年”,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,将中秋的景象与神话传说相结合。“丹桂”与“玄霜”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,暗示了诗人对超脱尘世,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。

尾联“此秋此夜无清句,花亦笑人空醉眠”,诗人反思自己,如果不能写出优美的诗句,恐怕连花儿也会嘲笑自己只是空自沉醉。这既是对自己的鞭策,也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责任感。

总而言之,这首诗情景交融,意境深远,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,又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,充分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思想感情。

林景熙[宋代]

林景熙(1242~1310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山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公元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、创作成绩卓著、最富代表性的作家,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著作编为《霁山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c2d865fb6dbf44d16129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