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复的诗>自讼>

自讼,李复自讼全诗,李复自讼古诗,自讼翻译,自讼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复

前善后随非,失于任私意。
短长莫可欺,明者未免蔽。
改过心每惮,责人夫何易。
芸苗舍己田,无获亦蹈厉。

自讼译文

以前认为是对的,后来却跟随错误的方向,这是因为放纵个人私欲造成的。事物的是非曲直难以欺骗,即使是明智的人也难免被蒙蔽。改正过错时内心常常感到畏惧,责备别人却又是多么容易。如同耘除别人田里的杂草却荒废了自己的田地,即使一无所获,也要勤勉努力改正自身。

自讼注释

  • 自讼:自我责备,反省自己的过失。
  • 前善后随非:以前认为是正确的,后来却跟随了错误的方向。“善”指正确,“非”指错误。
  • 任私意:放纵个人的私欲。
  • 短长莫可欺:事物的是非曲直难以欺骗。“短长”指长短、是非、善恶。
  • 明者未免蔽:即使是明智的人也难免被蒙蔽。“蔽”指被蒙蔽,看不清真相。
  • 改过心每惮:改正过错时内心常常感到畏惧。“惮”指畏惧,害怕。
  • 责人夫何易:责备别人却又是多么容易。“夫”语气助词,无实义。“易”指容易。
  • 芸苗舍己田:耘除别人田里的杂草却荒废了自己的田地。“芸苗”指给田地除草,这里代指管理或治理。“舍”指放弃,荒废。
  • 无获亦蹈厉:即使一无所获,也要勤勉努力。“蹈厉”指振作精神,奋勉努力。

自讼讲解

这首诗是李复的一首自省之作,表达了作者反思自身过失,决心改正错误的心志。诗中深刻剖析了人性的弱点,指出人们常常因为放纵私欲而犯错,即使明智之人也难以避免。同时,作者也坦诚地承认了改正过错的困难,以及责备别人容易而反省自身困难的现象。最后,诗人以“芸苗舍己田”的比喻,警醒自己要专注于自身的修养和改进,即使暂时没有收获,也要坚持不懈地努力。全诗语言朴实,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,具有很强的警示意义。它告诫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,反省自身的不足,勇于改正错误,才能不断进步。

李复[宋代]

宋京兆府长安人,字履中,世称潏水先生。神宗元丰二年进士。尝师张载。喜言兵事,于书无所不读,工诗文。累官中大夫、集贤殿修撰。徽宗崇宁中,为熙河转运使,以议边事不合罢。金兵入关中,起知秦州,空城无兵,遂遇害。有《潏水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c1130fd710ea0782748d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