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乐雷发的诗>萍乡病渴>

萍乡病渴,乐雷发萍乡病渴全诗,乐雷发萍乡病渴古诗,萍乡病渴翻译,萍乡病渴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乐雷发

犬子无从典鹔鹴,荒村忍渴望潇湘。
楚王萍实甜如蜜,不许诗人取次尝。

萍乡病渴译文

我的儿子无处去典当宝剑,这荒凉的村庄里,我只能忍受着对家乡潇湘的渴望。听说楚王当年觉得萍乡的萍实甘甜如蜜,却不允许诗人轻易品尝。

萍乡病渴注释

  • 犬子: 对自己儿子的谦称。
  • 典: 典当,抵押。
  • 鹔鹴(sù shuāng): 古代名剑的名称。这里泛指宝剑,指代值钱的东西。
  • 荒村: 荒凉的村庄。
  • 渴望潇湘: 渴望回到家乡潇湘。潇湘,指湖南一带,诗人乐雷发的家乡。
  • 楚王萍实甜如蜜: 典故出自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。说晋朝人王戎七岁时,与众孩童在道旁玩耍,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结满了果实。其他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去摘取,只有王戎不动。有人问他为什么,王戎回答说:“树在道旁而多果实,这一定是苦李。”摘下来一尝,果然如此。诗人此处反用其意,说楚王的萍实甜如蜜,实际上是表达一种求之不得的渴望和讽刺。
  • 取次: 轻易,随便。

萍乡病渴讲解
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处荒村,生活困顿,思念家乡的愁苦之情,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讽刺。

首联“犬子无从典鹔鹴,荒村忍渴望潇湘”,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困境。因为贫困,想典当家里的宝剑也无处可去,只能滞留在荒凉的村庄里,忍受着对家乡潇湘的思念。诗人用“犬子”自谦,更显出其生活的窘迫。

颔联“楚王萍实甜如蜜,不许诗人取次尝”,运用典故,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讽刺。“楚王萍实甜如蜜”反用王戎辨别苦李的典故,表面上是说萍乡的萍实很甜,实际上是暗示美好的事物并非人人都能享用,诗人连品尝的机会都没有,更增添了其内心的苦闷。

全诗语言质朴,却饱含深情。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困境和对家乡的思念,以及对现实的讽刺,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。诗中的“渴望”、“忍看”、“不许”等词语,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。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,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。

乐雷发[宋代]

乐雷发(1210年2月11日-1271年11月16日),字声远,号雪矶,汉族,湖南宁远人。 南宋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。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,入选《宋百家诗存》、《南宋群贤小集》。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,其体裁包括七古、五古、七律、五律、七绝、五绝。很多诗,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,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、浓厚的屈原《离骚》遗风,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,他的民本思想,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。代表作有《雪矶丛稿》、《状元策》、《乌乌歌》、《舂陵道中望九疑》、《九疑紫霞洞歌》、《象岩铭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bebb89778fea90c72ab6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