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乐雷发的诗>送絅斋李监丞赴湖南提举>

送絅斋李监丞赴湖南提举,乐雷发送絅斋李监丞赴湖南提举全诗,乐雷发送絅斋李监丞赴湖南提举古诗,送絅斋李监丞赴湖南提举翻译,送絅斋李监丞赴湖南提举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乐雷发

吏统久已紊,使选匪易为。
蝎虺何蓁蓁,鸿雁何累累。
持节岂不多,旷职苟所私。
缅怀紫阳翁,昔使东浙湄。
陈臬纠官邪,扬仁苏民疲。
兹道有先后,哲儒昭令规。
絅斋寄潇牧,那懋灼帝知。
励廉肃寮寀,反税欢乡耆。
所学蕴渊道,宽严权理宜。
兹总全楚境,歌此皇华诗。
位穹民言邈,壤广吏蠹滋。
问俗职所重,简僚乃政基。
视听贵远周,细微在可遗。
揽辔戒前路,岂为好爵縻。
揆予忝英盼,怀德念别离。
别离果何念,康济乃所期。
懿兹远大业,肇此咨度时。
勗哉振英采,慰我湘民思。

送絅斋李监丞赴湖南提举译文

选拔称职的官员治理混乱已久的吏治,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奸邪之徒何其众多,贤良之士又何其困顿。虽然手持符节的官员不少,但如果他们玩忽职守只为私利,那又有何用?我怀念起朱熹,他当年巡视浙东时,整顿吏治纠正官场不正之风,宣扬仁政使疲惫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。治理之道有先后缓急,先贤的规矩彰显着英明的法令。

絅斋先生您即将前往湖南任职,您的才能早已被皇上所了解。希望您能整饬廉政,严肃各级官员,减免赋税,使百姓欢欣鼓舞。您所学蕴含着精深的道理,宽严相济,恰当处理政务。这次您总管整个湖南,希望您能传唱歌颂朝廷使臣的诗篇。

官位高了,民意就难以听取;辖地广了,贪官污吏就会滋生。考察民情是您的重要职责,选拔贤能的官员是治理政事的根本。视听要广泛周全,即使细微之处也不可遗漏。您将要启程上路,切记不要被高官厚禄所束缚。

我自愧忝列英才之列,怀着对您高尚品德的敬佩,心中充满离别之情。离别之情究竟为了什么?是为了您能为百姓带来安康。期望您成就远大的事业,从现在开始认真谋划。希望您能展现卓越的才能,慰藉湖南百姓对您的思念。

送絅斋李监丞赴湖南提举注释

  • 絅斋:李监丞的斋号。
  • 李监丞:名讳不详,担任监丞官职,即将赴湖南担任提举。
  • 吏统:吏治系统。
  • 紊:混乱。
  • 使选:派遣选拔官员。
  • 匪:不是。
  • 蝎虺(xiē huī):蝎子和毒蛇,比喻奸邪小人。蓁蓁(zhēn):众多的样子。
  • 鸿雁:比喻贤良之士。累累(lěi):困顿的样子。
  • 持节:指手持符节,代表朝廷行事。
  • 旷职:玩忽职守。
  • 苟:如果。
  • 缅怀:怀念。
  • 紫阳翁:指朱熹,谥号紫阳。
  • 东浙湄(méi):浙东一带。
  • 陈臬(chén niè):陈列法度,整顿吏治。臬,古代测日影的标杆,引申为法度。
  • 官邪:官场不正之风。
  • 扬仁:宣扬仁政。
  • 苏民疲:使疲惫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。苏,复苏,使恢复。
  • 兹道:治理之道。
  • 先后:指事情的轻重缓急。
  • 哲儒:指有智慧的儒者。
  • 昭:彰显。
  • 令规:英明的法令。
  • 潇牧:指湖南的行政长官。
  • 那懋(nǎ mào):多么美好。
  • 灼:明白。
  • 帝知:皇上知道。
  • 励廉:勉励廉洁。
  • 肃寮寀(sù liáo cǎi):整饬各级官员。寮寀,指各级官员。
  • 反税:减免赋税。
  • 乡耆(xiāng qí):乡里的父老。
  • 蕴渊道:蕴含着精深的道理。
  • 宽严权理宜:宽容和严格要恰当权衡,适宜处理。
  • 楚境:指湖南全境。
  • 皇华诗:指《诗经·小雅·皇华》,歌颂朝廷使臣的诗篇。
  • 位穹(qióng):官位高。
  • 民言邈(miǎo):民意难以听到。
  • 壤广:辖地广大。
  • 吏蠹(lì dù):贪官污吏。蠹,蛀虫。
  • 滋:滋生。
  • 问俗:考察民情风俗。
  • 简僚:选拔官员。
  • 政基:政事的基础。
  • 视听:视察和听取意见。
  • 远周:广泛周全。
  • 细微在可遗(yí):即使细微之处也不可遗漏。
  • 揽辔(lǎn pèi):拉住缰绳,准备出发。
  • 戒:告诫。
  • 岂为好爵縻(mí):难道是为了高官厚禄所束缚吗?縻,束缚。
  • 揆予(kuí yú):自我衡量。
  • 忝(tiǎn):惭愧,有辱。
  • 英盼:对英才的期望。
  • 怀德:怀念美好的品德。
  • 念别离:想到离别。
  • 康济:使百姓安康。
  • 所期:所期望的。
  • 懿(yì):美好。
  • 远大业:远大的事业。
  • 肇(zhào):开始。
  • 咨度(zī duó):谋划。
  • 勗(xù):勉励。
  • 振英采:展现卓越的才能。
  • 慰我湘民思:慰藉湖南百姓对您的思念。

送絅斋李监丞赴湖南提举讲解

这是一首送别诗,是作者乐雷发为送别即将赴湖南担任提举的李监丞而作。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李监丞的敬佩和期望,以及对湖南百姓的关怀。

  • 首联,点明送别的原因,说明选拔贤能官员的重要性,并暗示当时吏治的混乱。
  • 颔联,进一步描绘了官场的黑暗,奸邪之人众多,贤良之士困顿,从而反衬出李监丞赴任的意义。
  • 颈联,作者追忆朱熹当年整顿吏治的功绩,以此来激励李监丞,并阐述了治理之道的原则。
  • 尾联,诗人表达了对李监丞的期盼,希望他能为湖南百姓带来福祉,并成就一番事业。

整首诗语言流畅,情感真挚,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祝福,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。诗中运用了对比、典故等多种手法,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。

乐雷发[宋代]

乐雷发(1210年2月11日-1271年11月16日),字声远,号雪矶,汉族,湖南宁远人。 南宋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。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,入选《宋百家诗存》、《南宋群贤小集》。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,其体裁包括七古、五古、七律、五律、七绝、五绝。很多诗,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,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、浓厚的屈原《离骚》遗风,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,他的民本思想,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。代表作有《雪矶丛稿》、《状元策》、《乌乌歌》、《舂陵道中望九疑》、《九疑紫霞洞歌》、《象岩铭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26507b2c0a2a21427908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