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乐雷发的诗>喜李景魏就熊伯岩县尉招>

喜李景魏就熊伯岩县尉招,乐雷发喜李景魏就熊伯岩县尉招全诗,乐雷发喜李景魏就熊伯岩县尉招古诗,喜李景魏就熊伯岩县尉招翻译,喜李景魏就熊伯岩县尉招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乐雷发

长歌白石草庐深,今抱园丝就赏音。
温饱不为儿辈计,行藏端在古人心。
鱣鱼堂上春开帐,鸂鶒滩前夜对衾。
拟挂奚囊梅下听,谪仙应共隐仙吟。

喜李景魏就熊伯岩县尉招译文

在高高的白石山旁,我隐居在简陋的茅草屋中放声歌唱,如今带着一腔抱负来拜访你,希望能得到你的赏识和知音之遇。 我考虑的并非子孙后代的温饱生计,我的行为和志向完全效仿古代贤人的高尚情操。 春天时节,在鱣鱼堂上,我们一同敞开胸怀,畅谈天下事,夜晚,在鸂鶒滩边,我们抵足而眠,促膝夜谈。 我打算背着行囊,到梅花盛开的地方去,静静地聆听你的高论,想必当年被贬谪的李白,也会与你这位隐逸之士一同吟诗作赋吧!

喜李景魏就熊伯岩县尉招注释

  • 李景魏、熊伯岩: 诗人的朋友,李景魏将赴熊伯岩处任县尉。
  • 白石草庐: 指诗人隐居之处。白石,山名。草庐,简陋的茅草屋。
  • 园丝: 指诗人自己的才能和抱负,希望得到赏识。园,通“蕴”,蕴藏。丝,双关语,既指丝线,也指才华。
  • 赏音: 知音,指能赏识自己才能的人。
  • 儿辈: 子孙后代。
  • 行藏: 指出仕和隐退,这里指诗人的志向。
  • 古人心: 古代贤人的高尚情操。
  • 鱣鱼堂: 堂名,指熊伯岩的居所。鱣鱼,古代视为祥瑞之鱼。
  • 开帐: 比喻敞开胸怀,畅谈天下事。
  • 鸂鶒滩: 滩名,也在熊伯岩附近。鸂鶒,一种水鸟。
  • 对衾: 同盖一床被子,形容关系亲密。
  • 奚囊: 行囊,指游历时所携带的袋子。
  • 谪仙: 指李白,因其才华横溢,被誉为谪仙人。
  • 隐仙: 指熊伯岩,赞扬他隐逸的高尚品格。
  • 吟: 吟诗作赋。

喜李景魏就熊伯岩县尉招讲解

这首诗是乐雷发赠给李景魏,祝贺他将赴熊伯岩处任县尉的诗作。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期许和赞美,以及自己高洁的志向。

首联点明诗人的隐居生活和来意,表达了希望得到赏识的愿望。“长歌白石草庐深”,描绘了诗人隐居的清苦环境,也暗示了他不同流俗的高洁品格。“今抱园丝就赏音”,表明诗人带着才华来拜访朋友,希望能得到赏识。

颔联表明诗人的志向。“温饱不为儿辈计,行藏端在古人心”,诗人表示自己不为子孙后代的温饱考虑,而是以古代贤人的高尚情操为榜样,追求更高远的理想。

颈联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聚的场景。“鱣鱼堂上春开帐,鸂鶒滩前夜对衾”,诗人想象着与朋友在春天于鱣鱼堂上畅谈,夜晚在鸂鶒滩边抵足而眠,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。

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美和期许。“拟挂奚囊梅下听,谪仙应共隐仙吟”,诗人表示要背着行囊,到梅花盛开的地方去,静静地聆听朋友的高论,并赞美朋友是一位可以与李白相提并论的隐逸之士。

全诗语言流畅自然,情感真挚,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贺和赞美,也抒发了自己高洁的志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诗中运用了典故,如“谪仙”,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。同时,诗歌也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相互欣赏和鼓励,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
乐雷发[宋代]

乐雷发(1210年2月11日-1271年11月16日),字声远,号雪矶,汉族,湖南宁远人。 南宋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。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,入选《宋百家诗存》、《南宋群贤小集》。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,其体裁包括七古、五古、七律、五律、七绝、五绝。很多诗,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,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、浓厚的屈原《离骚》遗风,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,他的民本思想,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。代表作有《雪矶丛稿》、《状元策》、《乌乌歌》、《舂陵道中望九疑》、《九疑紫霞洞歌》、《象岩铭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26614869c2e0c8f52847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