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乐雷发的诗>萍乡和王尧章韵>

萍乡和王尧章韵,乐雷发萍乡和王尧章韵全诗,乐雷发萍乡和王尧章韵古诗,萍乡和王尧章韵翻译,萍乡和王尧章韵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乐雷发

征衲无人补旧绵,萧条客枕楚萍边。
拨残石炭西窗冷,却忆山家榾柮烟。

萍乡和王尧章韵译文

破旧的僧衣无人缝补,更显单薄,萧条的客居生活,我孤身一人漂泊在楚地萍乡。拨弄着所剩无几的石炭,西窗寒冷,不禁回忆起家乡山里,那温暖的烧柴取暖的景象。

萍乡和王尧章韵注释

  • 征衲:僧人的旧衣服。征,通“症”,指痼疾,引申为破旧。衲,僧衣。
  • 楚萍:指楚地的萍乡。萍乡,今江西省萍乡市,古属楚地。
  • 石炭:煤炭。
  • 榾柮(gǔ duò):大块的木柴。
  • 山家:山里人家。

萍乡和王尧章韵讲解

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萍乡客居时的孤寂清苦之情,以及对家乡温暖生活的回忆和思念。

首联“征衲无人补旧绵,萧条客枕楚萍边”,点明诗人处境。“征衲”与“旧绵”相对,说明衣物的破旧和单薄,也暗示了生活的困窘。“无人补”更显凄凉。 “萧条客枕楚萍边”,则写出诗人漂泊异乡,孤枕难眠的处境。“萧条”二字,不仅形容环境的冷清,也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寂寞。

次联“拨残石炭西窗冷,却忆山家榾柮烟”,抒发思乡之情。“拨残石炭”表明生活困顿,无力添置取暖之物。“西窗冷”既是实写,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寒意。 “却忆山家榾柮烟”一句,将思绪拉回到温暖的家乡, “榾柮烟”是山村人家烧柴取暖的景象,温暖而富有生活气息,与眼前的“西窗冷”形成鲜明对比,更突显了诗人思乡之情的强烈。

全诗语言朴实,意境清冷,将客居的困苦与思乡的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。诗人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写,如“征衲”、“石炭”、“榾柮烟”等,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温馨的氛围,感染力很强。

乐雷发[宋代]

乐雷发(1210年2月11日-1271年11月16日),字声远,号雪矶,汉族,湖南宁远人。 南宋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。乐雷发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,入选《宋百家诗存》、《南宋群贤小集》。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,其体裁包括七古、五古、七律、五律、七绝、五绝。很多诗,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,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、浓厚的屈原《离骚》遗风,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,他的民本思想,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。代表作有《雪矶丛稿》、《状元策》、《乌乌歌》、《舂陵道中望九疑》、《九疑紫霞洞歌》、《象岩铭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570732209701e09d721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