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陆龟蒙的诗>奉和袭美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>

奉和袭美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,陆龟蒙奉和袭美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全诗,陆龟蒙奉和袭美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古诗,奉和袭美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翻译,奉和袭美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陆龟蒙

风清地古带前朝,遗事纷纷未寂寥。
三泖凉波鱼蕝动,五茸春草雉媒娇。
云藏野寺分金刹,月在江楼倚玉箫。
不用怀归忘此景,吴王看即奉弓招。

奉和袭美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译文

清风吹拂,古老的土地带着前朝的痕迹,许多遗留下来的故事仍然没有消失,纷纷扰扰地流传着。 三泖湖水清凉,微波荡漾,鱼群因水草丰美而游动;五茸一带春草茂盛,野鸡求偶鸣叫,显得生机勃勃。 云雾缭绕,隐约可见野外的寺庙,露出金色的屋顶;皎洁的月光洒在江边的楼阁上,仿佛有人倚楼吹奏着玉箫。 不必急着思念家乡,而忘记眼前的良辰美景,吴王很快就会赏识您的才能,奉上弓箭来征召您。

奉和袭美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注释

  • 奉和:用诗歌酬答别人的作品。袭美:指皮日休,字袭美。吴中:指苏州一带。汉南:指襄阳一带。裴尚书:指裴说,时任襄阳节度使。
  • 风清地古带前朝:点明吴中景象特点,清风徐来,土地古老,带着前朝的遗迹。
  • 遗事纷纷未寂寥:指吴中地区流传着许多历史故事,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。
  • 三泖(mǎo):湖名,在今上海松江县西南。
  • 蕝(jué):古同“茁”,植物初生。
  • 五茸:地名,在今上海松江县。
  • 雉(zhì)媒娇:雉,野鸡。媒,求偶。娇,鸣叫。
  • 金刹(chà):指寺庙的金顶。
  • 玉箫:用玉制成的箫,形容箫声的美妙。
  • 吴王看即奉弓招:暗用典故,表示对方会得到赏识和重用。传说春秋时吴王寿梦让儿子季札出使,季札因贤能而受到诸侯的赞赏,吴王想要传位给他,但季札不肯接受。

奉和袭美吴中书事寄汉南裴尚书讲解

这首诗是陆龟蒙酬和皮日休的作品,描写了吴中的美丽景色,并表达了对裴尚书的赞美和期望。

首联点明吴中景象特点,以“风清地古”概括其历史悠久、环境优美。颔联具体描写吴中的自然景色,“三泖凉波”与“五茸春草”分别展现了水乡的清凉和春天的生机,鱼动雉鸣,更显生动活泼。颈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吴中的寺庙和楼阁,云藏金刹,月照玉箫,营造了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氛围。尾联劝慰对方不要急于归隐,相信很快就会得到朝廷的重用,表达了诗人对对方前程的祝愿和期盼。
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既描绘了吴中的秀丽风光,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,以及对贤才的期盼之情。诗中运用了动静结合、虚实相生的手法,使诗歌更富有感染力。例如,“三泖凉波鱼蕝动,五茸春草雉媒娇”是动景,“云藏野寺分金刹,月在江楼倚玉箫”是静景;前者写实,后者则带有虚幻色彩,使诗歌更富有艺术魅力。

陆龟蒙[唐代]

陆龟蒙(?~公元881年),唐代农学家、文学家,字鲁望,别号天随子、江湖散人、甫里先生,江苏吴县人。曾任湖州、苏州刺史幕僚,后隐居松江甫里,编著有《甫里先生文集》等。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《笠泽丛书》中,现实针对性强,议论也颇精切,如《野庙碑》、《记稻鼠》等。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,世称“皮陆”,诗以写景咏物为多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bb57b0f2623900df1986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