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陆龟蒙的诗>奉和袭美送李明府之任南海>

奉和袭美送李明府之任南海,陆龟蒙奉和袭美送李明府之任南海全诗,陆龟蒙奉和袭美送李明府之任南海古诗,奉和袭美送李明府之任南海翻译,奉和袭美送李明府之任南海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陆龟蒙

春尽之官直到秋,岭云深处凭泷楼。
居人爱近沈珠浦,候吏多来拾翠洲。
賨税尽应输紫贝,蛮童多学佩金钩。
之君不恋南枝久,抛却经冬白罽裘。

奉和袭美送李明府之任南海译文

春天结束才上任,直到秋天才到。你任职的地方在白云深处,可以凭靠着高高的泷楼。当地的居民喜欢住在靠近沈珠浦的地方,等候的官吏经常来往于拾翠洲。当地所缴纳的赋税应该都是紫色的贝壳,蛮地的孩童大多学习佩戴金钩。您到南海去做官,一定不会长久地留恋那里,因为您连过冬的白色毛皮裘衣都舍得抛弃。

奉和袭美送李明府之任南海注释

  • 奉和:用诗词应和别人。袭美:即皮日休,字袭美。
  • 李明府:李姓县令。明府,旧时对县令的尊称。南海:指南海郡,泛指岭南一带。
  • 春尽:春末,指春天结束的时候。
  • 之官:上任做官。
  • 岭云:山岭上的云彩。
  • 泷楼:指靠近瀑布的楼阁。泷,瀑布。
  • 沈珠浦:产珍珠的海湾。
  • 拾翠洲:生长着翠鸟的沙洲。
  • 賨(cóng)税:古代賨人所缴纳的赋税。賨人,古代居住在今四川、重庆一带的少数民族。
  • 紫贝:紫色的贝壳,古代用作货币或装饰品。
  • 蛮童:指南方少数民族的儿童。
  • 金钩:指贵重的腰带钩。
  • 南枝:比喻温暖的南方。
  • 经冬:经过冬天。
  • 白罽(jì)裘:白色的毛皮裘衣。罽,一种毛织品。

奉和袭美送李明府之任南海讲解

这首诗是陆龟蒙奉和皮日休送友人李明府赴南海任职的作品。全诗描绘了南海一带的风土人情,并表达了对友人李明府的惜别之情和对其未来仕途的期许。

  • “春尽之官直到秋,岭云深处凭泷楼。”这两句点明了李明府上任的时间和地点。诗人用“春尽”和“秋”两个时间节点,暗示了友人路途遥远,任职之地偏僻。而“岭云深处凭泷楼”则具体描绘了南海一带山高林密、瀑布飞流的景象,为全诗奠定了一种苍茫而壮阔的基调。
  • “居人爱近沈珠浦,候吏多来拾翠洲。”这两句描绘了南海一带的物产丰饶和民俗风情。当地居民喜欢居住在靠近沈珠浦的地方,以便采集珍珠;而等候上级的官吏则经常出入于拾翠洲,希望能够捕获美丽的翠鸟。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南海的富庶,也暗示了官场的奢靡之风。
  • “賨税尽应输紫贝,蛮童多学佩金钩。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南海一带的社会风貌。诗人用“賨税”和“蛮童”两个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,突出了南海的边远和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。同时,“输紫贝”和“佩金钩”也反映了当地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等级。
  • “之君不恋南枝久,抛却经冬白罽裘。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对其未来仕途的期许。诗人认为,李明府不会长久地留恋南海,因为他连过冬的白色毛皮裘衣都舍得抛弃,这暗示了李明府志在四方,不甘心在偏远之地久居。这两句诗既是对友人的劝慰,也是对友人的鼓励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简洁流畅,意象生动鲜明,既描绘了南海一带的风土人情,又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对其未来仕途的期许。全诗情景交融,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。

陆龟蒙[唐代]

陆龟蒙(?~公元881年),唐代农学家、文学家,字鲁望,别号天随子、江湖散人、甫里先生,江苏吴县人。曾任湖州、苏州刺史幕僚,后隐居松江甫里,编著有《甫里先生文集》等。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《笠泽丛书》中,现实针对性强,议论也颇精切,如《野庙碑》、《记稻鼠》等。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,世称“皮陆”,诗以写景咏物为多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bb0c9d4623a874b8aef5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