惆怅云山暮,闲门独不开。
何时飞杖锡,终日闭苍苔。
隔岭春犹在,无人燕亦来。
谁堪暝投处,空复一猿哀。
大家都搜:
寻白石山真禅师旧草堂译文
黄昏时分,白石山笼罩在迷茫的云雾之中,令人惆怅。禅师昔日清静的草堂,紧闭着柴门,空寂无人。 不知禅师何时才能拄着锡杖飞来?只见终日覆盖着幽深的青苔。 隔着山岭,春天似乎还在,草堂无人,燕子却依旧飞来筑巢。 在这寂静的暮色中,谁能忍受来此投宿?只听见空旷的山谷中传来一声猿猴的哀鸣。
寻白石山真禅师旧草堂注释
寻白石山真禅师旧草堂讲解
这首诗是刘长卿寻访白石山真禅师旧草堂时所作。诗人来到禅师曾经居住的草堂,却发现这里已经人去堂空,一片荒凉景象。
诗的前两联描写了草堂的寂静和荒凉。“惆怅云山暮,闲门独不开”,诗人傍晚时分来到白石山,只见云雾笼罩,禅师的草堂紧闭着门,令人感到失落和惆怅。“何时飞杖锡,终日闭苍苔”,诗人想象着禅师何时才能回来,但眼前的景象却是青苔遍布,更加突显了草堂的荒废。
第三联写景,但景中寓情。“隔岭春犹在,无人燕亦来”,虽然隔着山岭,春天似乎还在,燕子也飞来筑巢,但草堂却无人居住,这种对比更显出诗人的感伤。
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的感叹。“谁堪暝投处,空复一猿哀”,在这寂静的暮色中,谁能忍受来此投宿呢?只听见山谷中传来一声猿猴的哀鸣,更增添了诗歌的悲凉气氛。
全诗语言朴素自然,意境清幽,表达了诗人寻访不遇的惆怅和对禅师离去的惋惜之情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。诗中以景衬情,情景交融,使得诗歌更具有感染力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ba0d95fb519c1d2a2c4e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