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林景熙的诗>方玄英故居>

方玄英故居,林景熙方玄英故居全诗,林景熙方玄英故居古诗,方玄英故居翻译,方玄英故居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林景熙

舣舟鸬鹚港,白云满高原。
借问玄英居,遗构无复存。
精灵几百载,山鬼凭幽昏。
独遗文字香,隐隐草树根。
转盼东山麓,彷佛见柴门。
啼猿助凄恻,亦复销我魂。
渔父捉归桡,牛羊下前村。
长揖者谁子,未识情已温。
云十有六叶,咸通之耳孙。
缅思幽人后,风雅天所敦。

方玄英故居译文

停船在鸬鹚港,只见白云飘满了高原。打听方玄英的故居,可惜遗迹早已不存在。

他的精灵已逝去数百年,只剩下山鬼在幽暗中依附。唯独留下文字的芬芳,隐隐存在于草木根间。

转眼望向东山山麓,仿佛还能看到他简朴的柴门。猿猴的啼叫更增添了凄凉,也让我感到伤感。

渔夫划着船桨归来,牛羊也向村前走去。向那远处的长揖之人是谁?虽然不认识,却已感到情意温暖。

据说方玄英是唐咸通年间宰相云十有六的孙子,遥想这位隐士的后代,他的风雅是上天所赋予的。

方玄英故居注释

  • 舣舟:停船靠岸。
  • 鸬鹚港:地名,在今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。
  • 玄英:指方玄英,字云庄,元朝永嘉(今温州)人,隐士。
  • 遗构:遗留下来的建筑或遗迹。
  • 精灵:指人的精神或灵魂。
  • 山鬼:山中的鬼怪。
  • 幽昏:幽暗,阴暗。
  • 转盼:转眼,很快地。
  • 东山麓:东山的山脚下。
  • 柴门:用树枝等简陋材料做的门,指简朴的住所。
  • 啼猿:猿猴的啼叫。
  • 凄恻:凄凉悲伤。
  • 销我魂:使我感到伤感。
  • 渔父:渔夫。
  • 捉归桡:划着船桨归来。桡,船桨。
  • 长揖:古代的一种拱手礼,表示尊敬。
  • 谁子:谁人,谁。
  • 咸通:唐懿宗的年号(公元860-874年)。
  • 云十有六叶:指唐朝宰相云十有六,这里指方玄英是其后代。叶,世。
  • 缅思:遥想,追思。
  • 幽人:隐士。
  • 风雅:指人的风度和才华。
  • 天所敦:上天所赋予的。敦,厚待,推崇。

方玄英故居讲解

这首诗是林景熙凭吊方玄英故居之作。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方玄英这位隐士的敬仰之情,以及对其故居荒废的感慨。

首联点明地点,描绘了诗人来到鸬鹚港,看到白云满山的景象。颔联直入主题,询问方玄英的故居,可惜遗迹已无存,表达了诗人寻访故居的愿望落空。颈联追忆方玄英的身后,虽然人已逝去,但他的文字却流传下来,散发着芬芳。颈联进一步描写诗人凭吊故居的情景,看到柴门,听到猿啼,更添凄凉之感。尾联则写诗人遥想方玄英的身世和品格,他是唐朝宰相的后代,是一位风雅高尚的隐士,其风度是上天所赋予的。

全诗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深沉,表达了诗人对方玄英的敬佩和怀念,也寄托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。诗中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,使诗歌更具感染力。

林景熙[宋代]

林景熙(1242~1310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山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公元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、创作成绩卓著、最富代表性的作家,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著作编为《霁山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b652d81a64e302c243c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