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罗邺的诗>闻子规>

闻子规,罗邺闻子规全诗,罗邺闻子规古诗,闻子规翻译,闻子规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罗邺

蜀魄千年尚怨谁,声声啼血向花枝。
满山明月东风夜,正是愁人不寐时。

闻子规译文

传说中的蜀国杜宇化为子规鸟,千年过去了,它还在怨恨着谁呢?一声声凄厉的啼叫,仿佛啼出血来,对着盛开的鲜花。在这明月高悬、东风拂动的夜晚,整个山间都回荡着它的悲鸣,这正是愁绪满怀的人难以入眠的时候啊!

闻子规注释

  • 蜀魄:指传说中蜀国的杜宇国王,死后化为杜鹃鸟(又名子规)。
  • 千年:形容时间长久。
  • 尚怨谁:还在怨恨谁。尚,还。
  • 啼血:形容杜鹃鸟叫声凄厉悲切,如泣血一般。传说杜鹃啼叫时嘴角会流血。
  • 花枝:开满鲜花的树枝。
  • 明月:皎洁的月亮。
  • 东风:春风。
  • 愁人:怀有愁绪的人。
  • 不寐:无法入睡。

闻子规讲解

这首诗描绘了在春夜听到子规鸟啼叫而引发的愁思。诗人以“蜀魄”起兴,点明子规鸟的来历,传说杜宇死后化为子规,千年不息地哀鸣,象征着一种无法排遣的哀怨。

诗句“声声啼血向花枝”,用“啼血”来形容子规鸟叫声的凄厉,烘托了悲伤的气氛。对着美丽的“花枝”啼叫,更显出一种哀怨和无奈,美好与悲凉形成对比,加深了感染力。

后两句“满山明月东风夜,正是愁人不寐时”,进一步渲染了环境氛围。明月当空,春风拂动,本是美好的景象,但在愁人眼中,却更增添了寂寞和凄凉。子规鸟的啼叫声声入耳,搅得人心烦乱,更加难以入睡。

全诗语言简洁,意境幽远,通过对子规鸟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哀怨,以及对人生的感叹。诗人将自身的愁绪融入到自然景物中,使景物也带上了浓厚的感情色彩,情景交融,耐人寻味。

罗邺[唐代]

罗邺 (825—?),字不详,余杭人,有“诗虎”之称。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。著有诗集一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b2fa723ddb090fbb5360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