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复的诗>送客至黎城>

送客至黎城,李复送客至黎城全诗,李复送客至黎城古诗,送客至黎城翻译,送客至黎城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复

二年三送客,空复往来情。
野色浩无主,秋风暮独行。
山连长狄国,水过邺王城。
试问式微咏,犹歌怨卫声。

送客至黎城译文

两年之中三次送别友人,空留往来奔波之情。旷野景色浩渺无垠,似乎无人主宰,秋风萧瑟中独自黄昏赶路。山脉连接着古时的长狄国境,流水经过昔日邺王经营的城池。试问如今吟唱《式微》之歌,是否依旧饱含着对卫国的怨愤之情?

送客至黎城注释

  • 黎城: 县名,在今山西省黎城县。
  • 空复: 白白地,徒然。
  • 野色浩无主: 旷野景色浩渺无垠,好像没有主人。形容荒凉。
  • 长狄国: 春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,故址在今河北省北部一带。
  • 邺王城: 指邺城,三国时曹魏、后赵、冉魏、前燕、东魏、北齐等朝代的都城,遗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。这里泛指古都,暗示时代变迁。
  • 式微: 《诗经·邶风》篇名,表达了对国家衰败的忧虑和对隐退的向往。
  • 怨卫声: 指《式微》中所蕴含的对卫国衰败的怨愤之情。卫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,曾经历过多次内乱和外患。

送客至黎城讲解

这是一首送别诗,表达了诗人对频繁送别友人、世事变迁的感慨。

首联点明送别的主题,诗人感叹两年内已经三次送别友人,徒增往来之情,略带无奈。

颔联描写送别时的景象,旷野荒凉,秋风萧瑟,烘托出离别的伤感气氛。 “野色浩无主”一句,暗示了诗人对时局的某种感受,似乎感到世事变幻,难以掌控。

颈联则通过“山连长狄国,水过邺王城”两句,将视野扩展到历史的纵深。长狄国和邺城都代表着曾经辉煌的历史,但如今都已经衰落,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无常。

尾联以《式微》之歌作结,表达了诗人对世事衰微的忧虑和对故国命运的关切。诗人借用《式微》的典故,暗示了自己和友人可能都怀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,以及想要隐退的心情。全诗语言简洁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。既有对友人的惜别之情,也有对世事变迁的感慨,更有一种对国家命运的隐忧。

李复[宋代]

宋京兆府长安人,字履中,世称潏水先生。神宗元丰二年进士。尝师张载。喜言兵事,于书无所不读,工诗文。累官中大夫、集贤殿修撰。徽宗崇宁中,为熙河转运使,以议边事不合罢。金兵入关中,起知秦州,空城无兵,遂遇害。有《潏水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b15a8ef00beb98df5b09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