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峤的诗>>

萍,李峤萍全诗,李峤萍古诗,萍翻译,萍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萍

[唐代] 李峤

二月虹初见,三春蚁正浮。
青蘋含吹转,紫蒂带波流。
屡逐明神荐,常随旅客游。
既能甜似蜜,还绕楚王舟。

萍译文

二月时节,雨后初晴,彩虹乍现;三月阳春,水面漂浮着蚂蚁。 风中摇曳的青萍,包含着微风轻轻转动;紫色的根茎,随着波浪缓缓漂流。 屡次被明察秋毫的神灵所举荐,常常伴随远方的旅客四处漂游。 既能像蜜一样甘甜可口,还能缠绕在楚王的游船四周。

萍注释

  • 萍:一种浮生植物,叶子浮在水面,根生于水底。
  • 二月虹初见:指二月雨后初晴,彩虹乍现。
  • 三春蚁正浮:指暮春时节,水面上漂浮着蚂蚁。春季多雨,水位上涨,蚁穴被淹,蚂蚁便漂浮在水面。三春,指春季的第三个月,即农历三月。
  • 青蘋含吹转:指青色的萍草被风吹动,轻轻旋转。蘋,通“苹”,即浮萍。
  • 紫蒂带波流:指紫色的根茎随着波浪漂流。蒂,植物的花或果实与枝茎相连的部分。
  • 屡逐明神荐:多次被明察秋毫的神灵所举荐。传说中,萍草常被用于占卜,因此被认为是神灵的象征。
  • 常随旅客游:经常伴随远方的旅客四处漂游。萍草随水漂流,居无定所,如同漂泊的旅人。
  • 既能甜似蜜:既能像蜜一样甘甜可口。指萍草的嫩芽可以食用,味道甘甜。
  • 还绕楚王舟:还能缠绕在楚王的游船四周。典故出自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,伍子胥死后化为涛神,常在楚王船边作祟,以示冤屈。这里用萍草缠绕楚王舟,暗喻忠臣的冤屈。

萍讲解

这首诗以萍草为描写对象,细腻地刻画了萍草的形态、习性和象征意义。诗歌通过对萍草在不同时节、不同环境下的状态进行描绘,展现了萍草随波逐流、居无定所的漂泊感,以及它所蕴含的象征意义。

首联描写萍草的生长环境和时节特点,用“虹初见”和“蚁正浮”两个景象,点明了时间和地点,营造了一种清新明丽的意境。颔联描写萍草的形态,用“含吹转”和“带波流”两个动词,生动地描绘了萍草随风摇曳、随波逐流的姿态。颈联则从萍草的用途和象征意义入手,用“明神荐”和“旅客游”两个典故,暗示了萍草的占卜功能和漂泊的命运。尾联则进一步深化了萍草的象征意义,用“甜似蜜”和“绕楚王舟”两个意象,暗示了萍草既能给人带来甘甜,也能象征忠臣的冤屈。
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象丰富,寓意深刻,表达了诗人对萍草漂泊命运的同情,以及对忠臣被冤屈的愤慨。同时,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漂泊不定、仕途坎坷的感慨。诗歌将萍草的自然属性与人文精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,使其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。

李峤[唐代]

李峤(644~713) ,唐代诗人。字巨山。赵州赞皇(今属河北)人。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。他前与王勃、杨炯相接,又和杜审言、崔融、苏味道并称“文章四友”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b14bf9c8dae99f20d253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