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长卿的诗>冬夜宿扬州开元寺烈公房>

冬夜宿扬州开元寺烈公房,刘长卿冬夜宿扬州开元寺烈公房全诗,刘长卿冬夜宿扬州开元寺烈公房古诗,冬夜宿扬州开元寺烈公房翻译,冬夜宿扬州开元寺烈公房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长卿

迁客投百越,穷阴淮海凝。
中原驰困兽,万里栖饥鹰。
寂寂连宇下,爱君心自弘。
空堂来霜气,永夜清明灯。
发后望烟水,相思劳寝兴。
暮帆背楚郭,江色浮金陵。
此去尔何恨,近名予未能。
炉峰若便道,为访东林僧。

冬夜宿扬州开元寺烈公房译文

贬谪之人流落到百越之地,寒冷的冬天淮海一带凝结着阴沉的寒气。中原战乱如同困兽奔突,我像饥饿的孤鹰万里飘零无所依。寂静的寺宇连绵不断,我敬佩您的心胸如此宽广。空旷的堂屋寒霜之气袭来,漫漫长夜只有青灯陪伴。启程后眺望茫茫烟水,深深的思念使我寝食难安。傍晚的船帆远离楚地的城郭,江水的颜色映照着金陵。此去您还有什么遗憾呢?我追求功名却一事无成。如果去庐山很方便,请替我拜访东林寺的高僧。

冬夜宿扬州开元寺烈公房注释

  • 迁客:被贬谪的人。刘长卿曾多次被贬。
  • 百越:古代泛指南方地区。
  • 穷阴:极冷的冬天。
  • 淮海:淮河、黄海一带。
  • :凝结。
  • 中原驰困兽:指中原地区战乱频繁,像困兽一样奔突。
  • 万里栖饥鹰:比喻自己像饥饿的孤鹰一样四处漂泊。
  • 寂寂:安静,寂寞。
  • 连宇:连绵不断的寺庙屋宇。
  • :指烈公,即开元寺的僧人。
  • :宽广,弘大。
  • 空堂:空旷的堂屋。
  • 霜气:寒冷的空气。
  • 永夜:漫长的夜晚。
  • 清明灯:明亮的灯。
  • 发后:出发以后。
  • 烟水:烟雾迷漫的水面。
  • 寝兴:睡觉和起床,指日常生活。
  • 暮帆:傍晚的船帆。
  • 楚郭:楚地的城郭。
  • 金陵:今江苏南京。
  • :你,指烈公。
  • 何恨:有什么遗憾。
  • 近名:追求功名。
  • 未能:没有做到。
  • 炉峰:庐山。
  • 便道:顺路。
  • 东林僧:指东林寺的僧人。东林寺在庐山。

冬夜宿扬州开元寺烈公房讲解

这首诗是刘长卿流落扬州时,夜宿开元寺烈公房赠给烈公的。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,对自身漂泊生涯的感慨,以及对烈公的敬佩之情。

首联写诗人被贬谪到南方,正值寒冬,淮海一带阴冷凝重,奠定了全诗的基调。颔联用“中原驰困兽,万里栖饥鹰”两个比喻,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中原地区战乱不断,自己四处漂泊的困境。颈联转而描写开元寺的环境和对烈公的敬佩。诗人身处寂静的寺庙中,感受到烈公心胸的宽广。颔联写实景,抒发离别后的思念之情。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功成名就的遗憾,并希望烈公如果方便,能替自己拜访庐山东林寺的高僧。

全诗语言质朴自然,感情真挚深沉,意境开阔,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,对自身命运的感慨,以及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。诗中既有对战乱的描写,也有对友情的抒发,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。

刘长卿[唐代]

刘长卿(709—789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苏州长洲县尉,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因刚而犯上,两度迁谪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e3a51f45d5d0ea414c9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