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颀的诗>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>

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,李颀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全诗,李颀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古诗,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翻译,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颀

洛中高士日沉冥,手自灌园方带经。
王湛床头见周易,长康传里好丹青。
鹖冠葛屦无名位,博弈赋诗聊遣意。
清言只到卫家儿,用笔能夸钟太尉。
东篱二月种兰荪,穷巷人稀鸟雀喧。
闻道郎官问生事,肯令鬓发老柴门。

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译文

洛阳城中的隐士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亲自灌溉园圃,手中还拿着经书研读。 他像王湛那样,床头放着《周易》;又像顾恺之那样,擅长绘画。 他戴着鹖冠,穿着葛麻鞋,不追求名利地位,只是以博弈、赋诗来排遣情怀。 清谈的水平只和卫玠的儿子一样,用笔的功夫却可以夸耀能与钟繇相比。 二月在东边的篱笆下种植兰草和香草,僻静的巷子里人迹稀少,只有鸟雀喧闹。 听说朝廷官员来打听他的生活,他难道愿意让白发在柴门前终老一生?

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注释

  • 张员外諲:张諲,唐代官员,员外郎是其官职。
  • 沉冥:沉浸于自己的世界,指隐居生活。
  • 灌园:亲自浇灌园圃。
  • 王湛:晋代名士,以清谈闻名。《晋书·王湛传》记载王湛隐居教授,床头有《周易》。
  • 周易:《易经》,中国古代经典。
  • 长康:顾恺之,字长康,晋代著名画家。
  • 鹖冠:用鹖鸟羽毛装饰的帽子,古代隐士常戴。
  • 葛屦:葛麻编织的鞋子。
  • 博弈:下棋。
  • 遣意:排遣情怀。
  • 卫家儿:指卫玠的儿子,卫玠以美貌和清谈著称。这里指清谈水平一般。
  • 钟太尉:钟繇,字元常,三国时期魏国书法家,官至太尉。
  • 兰荪:兰草和香草,泛指香草。
  • 郎官:朝廷官员。
  • 生事:生活,生计。
  • 柴门:用柴木做成的门,指简陋的家。

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讲解

这首诗是李颀赠给张员外諲的一首酬答之作,表达了对张諲隐逸生活和高雅情趣的赞赏,同时也流露出希望张諲能够出仕的愿望。

诗的前半部分着重描写了张諲的隐逸生活和高雅情趣。“洛中高士日沉冥,手自灌园方带经”点明了张諲隐居的地点(洛阳)和生活状态,他每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亲自灌溉园圃,还手不释卷,研读经书。“王湛床头见周易,长康传里好丹青”用王湛和顾恺之这两个典故,进一步突出了张諲的学识渊博和艺术修养。他既精通儒学,又擅长绘画。“鹖冠葛屦无名位,博弈赋诗聊遣意”写张諲不追求名利地位,而是以博弈、赋诗等方式来排遣情怀,表现了他的高洁品格。“清言只到卫家儿,用笔能夸钟太尉”这两句则赞扬了张諲的清谈水平和书法造诣,虽然清谈不如卫玠,但书法却可以与钟繇媲美。

诗的后半部分转而描写张諲的居所和表达作者的希望。“东篱二月种兰荪,穷巷人稀鸟雀喧”描写了张諲居所的僻静和幽雅,也暗示了他的生活清贫。“闻道郎官问生事,肯令鬓发老柴门”这两句是诗人对张諲的劝勉和期望,听说朝廷官员来打听他的生活,难道真的愿意让白发在柴门前终老一生?暗示张諲应该考虑出仕,为国家效力。

整首诗语言流畅,用典精当,既赞美了张諲的隐逸生活,又表达了希望他出仕的愿望,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。诗中对张諲隐逸生活的描写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一部分士大夫追求隐逸、不愿出仕的社会风气。

李颀[唐代]

李颀(690-751),汉族,东川(今四川三台)人(有争议),唐代诗人。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。开元十三年进士,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,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,风格豪放,慷慨悲凉,七言歌行尤具特色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d248ccca8e20dd07917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