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频的诗>郊居寄友人>

郊居寄友人,李频郊居寄友人全诗,李频郊居寄友人古诗,郊居寄友人翻译,郊居寄友人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频

林色树还曛,何时得见君。
独居度永日,相去远浮云。
故疾随秋至,离怀觉夜分。
蛩声非自苦,偏是旅人闻。

郊居寄友人译文

傍晚时分,林木的颜色变得昏暗,不知何时才能与你相见?我独自居住,度过这漫长的白昼,我们相隔遥远,犹如浮云般难以接近。旧病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复发,离别的愁绪在夜晚更加强烈。蟋蟀的叫声本来并非特意诉苦,只是羁旅之人听来格外感伤。

郊居寄友人注释

  • 郊居:居住在郊外。
  • :赠送,这里是寄托、表达的意思。
  • 友人:朋友。
  • 林色:树林的颜色。
  • 曛 (xūn):昏暗。
  • 永日:漫长的白昼。
  • 相去:相隔。
  • 浮云:漂浮的云,比喻相隔遥远,难以接近。
  • 故疾:旧病。
  • 离怀:离别的情怀。
  • :感到。
  • 夜分:夜晚时分。
  • 蛩 (qióng) 声:蟋蟀的叫声。
  • 非自苦:并非自身痛苦。
  • 偏是:偏偏是。
  • 旅人:旅行在外的人。

郊居寄友人讲解

这首诗是李频隐居郊外时寄给友人的作品,表达了诗人思念友人的情怀以及自身的孤寂之感。

首联点明时间、地点和思念对象。“林色树还曛,何时得见君”,傍晚时分,树林昏暗,渲染了寂寥的气氛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,不知何时才能相见。

颔联描写诗人孤独的生活。“独居度永日,相去远浮云”,诗人独自居住,度过漫长的白昼,与友人相隔遥远,如同浮云一般,难以相见。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孤寂的心情。

颈联描写诗人身体和心理的状况。“故疾随秋至,离怀觉夜分”,旧病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复发,离别的愁绪在夜晚更加强烈。这两句写出了诗人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,思念之情更加浓烈。

尾联以景结情。“蛩声非自苦,偏是旅人闻”,蟋蟀的叫声本来并非特意诉苦,只是羁旅之人听来格外感伤。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蟋蟀的叫声中,表达了自己孤独、思念的情感。蟋蟀的叫声,在诗人听来,也仿佛充满了忧愁,更加衬托出诗人的孤寂之感。

全诗语言朴实自然,情感真挚深沉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身的孤寂之感。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自身感受的抒发,营造了一种凄凉、孤寂的氛围,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。

李频[唐代]

李频(818—876),字德新,唐大中元年(847),唐寿昌长汀源人(今建德李家镇)葬于永乐(今李家),唐代后期诗人。幼读诗书,博览强记,领悟颇多。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,即景吟诗:“一径入双崖,初疑有几家。行穷人不见,坐久日空斜”。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。时李频从行,续吟:“石上生灵笋,池中落异花。终须结茅屋,到此学餐霞。”穆君大为赞赏。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caf2e13edcbe42e0f9f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