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卢纶的诗>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>

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,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全诗,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古诗,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翻译,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卢纶

四户八窗明,玲珑逼上清。
外栏黄鹄下,中柱紫芝生。
每带云霞色,时闻箫管声。
望君兼有月,幢盖俨层城。

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译文

彭祖楼四面开窗,八面透亮,显得精巧雅致,直逼云霄之上的清虚之境。楼外的栏杆旁,仿佛有黄鹄栖息降落,楼中的柱子上,好似长出了象征长寿的紫芝。楼阁总是沐浴着云霞的光彩,不时传来悠扬的箫管之声。希望您在观赏这美景时,也能看到天上的明月,那时,这楼阁就如同旌旗招展的都城一般。

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注释

  • 赋得: 古诗的一种写作方式,即按照给定的题目和韵脚来写作。
  • 彭祖楼: 相传为彭祖所建的楼阁。彭祖,传说中的长寿之人。
  • 杨德宗: 诗人朋友,将要回徐州。徐州,是杨德宗任职之地。
  • 幕: 指幕府,即地方长官的属僚机构。
  • 四户八窗明: 形容楼阁宽敞明亮,四面开窗,八面透光。户,窗户。
  • 玲珑逼上清: 形容楼阁精巧雅致,直逼云霄。玲珑,精巧细致。上清,指道教所说的神仙居住的清虚之境。
  • 外栏黄鹄下: 形容楼阁高耸,引来黄鹄栖息。栏,栏杆。黄鹄,黄色的天鹅,常用来比喻高洁之士。
  • 中柱紫芝生: 形容楼阁的古老和灵气,紫芝是祥瑞之物,也象征长寿。紫芝,一种紫色的灵芝,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。
  • 每带云霞色: 形容楼阁沐浴在云霞的光彩之中,色彩绚丽。
  • 时闻箫管声: 形容楼阁环境幽静,常有音乐之声。箫管,泛指管乐器。
  • 望君兼有月: 希望朋友在赏景时,也能看到明月。
  • 幢盖俨层城: 形容楼阁在月光下,如同旌旗招展的都城一般壮观。幢盖,古代仪仗,这里指楼阁高大华丽。俨,庄严的样子。层城,重叠的城墙,这里指高大的城池。

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讲解

这首诗是卢纶送别友人杨德宗回徐州幕府时所作。诗人以“赋得”的形式,描写了彭祖楼的壮丽景色,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和美好祝愿。

诗的前四句描绘了彭祖楼的外部特征,突出了它的明亮、精巧和高耸入云。诗人用“四户八窗明”、“玲珑逼上清”等词语,营造了一种清新明快的氛围。接着,诗人又用“外栏黄鹄下”、“中柱紫芝生”等意象,进一步渲染了楼阁的灵气和祥瑞之气。

中间两联则描写了彭祖楼的景色,诗人用“每带云霞色”、“时闻箫管声”等细节,描绘了楼阁色彩绚丽、环境幽静的特点。这些描写,不仅展现了彭祖楼的美丽,也暗示了友人杨德宗的高雅情趣。

最后两句,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,希望他在欣赏彭祖楼美景的同时,也能看到明月,并将这楼阁视作如都城般繁华之地。诗人用“望君兼有月”、“幢盖俨层城”等夸张的修辞手法,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深厚情谊。

全诗语言清新流畅,意象丰富,情景交融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,也展现了彭祖楼的壮丽景色。

卢纶[唐代]

卢纶(739年—799年),字允言,河中蒲州(今山西永济县)人。唐代诗人,大历十才子之一。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,遇乱不第;唐代宗朝又应举, 屡试不第。大历六年,经宰相元载举荐,授阌乡尉;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,秘书省校书郎,升监察御史。出为陕州户曹、河南密县令。之后元载、王缙获罪,遭到牵连。唐德宗朝,复为昭应县令,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,官至检校户部郎中。不久去世。著有《卢户部诗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b91f533609d680a9a98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