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涉的诗>送王六觐巢县叔父二首>

送王六觐巢县叔父二首,李涉送王六觐巢县叔父二首全诗,李涉送王六觐巢县叔父二首古诗,送王六觐巢县叔父二首翻译,送王六觐巢县叔父二首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涉

巢岸南分战鸟山,水云程尽到东关。
弦歌自是君家事,莫怪今来一邑闲。
长忆山阴旧会时,王家兄弟尽相随。
老来放逐潇湘路,泪滴秋风引献之。

送王六觐巢县叔父二首译文

巢湖岸边,战鸟山南北分开,水路云程,你一路前行最终抵达东关。 弹琴唱歌本来就是你家的擅长之事,不要奇怪如今巢县的政事清闲。 我常常回忆起当年在山阴相聚的欢乐时光,王家的兄弟们都相伴在一起。 我年老被流放到潇湘的路上,秋风中滴落的眼泪,也引来了王献之(的怀念)。

送王六觐巢县叔父二首注释

  • 王六:指王氏家族排行第六的人。
  • :拜见。
  • 巢县:古县名,在今安徽巢湖市一带。
  • 叔父:指王六的叔父,在巢县做官。
  • 巢岸:巢湖的岸边。
  • 战鸟山:在巢湖附近。
  • 水云程:指水路和云路,形容路途遥远。
  • 东关:地名,在巢县附近。
  • 弦歌:弹琴唱歌,古代常用以形容官吏的政事清闲。
  • 君家事:指王氏家族擅长音乐之事。
  • 一邑:一个县。
  • 山阴:今浙江绍兴,是王羲之、王献之父子居住的地方。
  • 潇湘:指湖南一带,作者被贬谪的地方。
  • 献之:王献之,王羲之之子,也是著名的书法家。这里借指王氏家族的风流人物。

送王六觐巢县叔父二首讲解

这首诗是李涉送别王六去巢县拜见叔父时所作。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,也抒发了作者自己被贬谪的失落之感。

首联描写了王六所要前往的巢县的地理位置和行程。“巢岸南分战鸟山,水云程尽到东关”点明了巢县的位置以及到达巢县需要经过一段遥远的水路。

颔联则以轻松的口吻表达了对王六叔父的期望。“弦歌自是君家事,莫怪今来一邑闲”说王家擅长音乐,暗示王六的叔父也可能是一位爱好艺术、为政宽厚的官员,所以巢县的政事才显得清闲。

颈联回忆了当年与王氏兄弟在山阴相聚的欢乐时光。“长忆山阴旧会时,王家兄弟尽相随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,也暗示了王氏家族的兴盛。

尾联则转为抒发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。“老来放逐潇湘路,泪滴秋风引献之”诗人被贬谪到偏远的潇湘,在秋风中触景生情,不禁流下眼泪,也引来了对于王献之等风流人物的怀念,诗人将自己的失落之情与对王氏家族的仰慕之情交织在一起,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。

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,情感真挚,既有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,也有对自身遭遇的感叹,同时也表达了对王氏家族的敬佩之情。

李涉[唐代]

李涉(约806年前后在世),唐代诗人。字不详,自号清溪子,洛(今河南洛阳)人。早岁客梁园,逢兵乱,避地南方,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。后出山作幕僚。宪宗时,曾任太子通事舍人。不久,贬为峡州(今湖北宜昌)司仓参军,在峡中蹭蹬十年,遇赦放还,复归洛阳,隐于少室。文宗大和(827-835)中,任国子博士,世称“李博士”。著有《李涉诗》一卷。存词六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9fb9eaacff7a737c65b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