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罗隐的诗>旧游>

旧游,罗隐旧游全诗,罗隐旧游古诗,旧游翻译,旧游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罗隐

良时不复再,渐老更难言。
远水犹经眼,高楼似断魂。
依依宋玉宅,历历长卿村。
今日空江畔,相于只酒樽。

旧游译文

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,年岁渐长,心中的苦闷更难以言说。远处的江水依旧映入眼帘,高耸的楼阁却像是令人断魂的景象。依稀可见宋玉曾经居住的宅邸,清清楚楚地记得司马相如故乡的村落。今日我独自一人在空旷的江边,陪伴我的只有手中的酒樽。

旧游注释

  • 良时:美好的时光。
  • 不复再:不再有,不再来。
  • 渐老:渐渐衰老。
  • 难言:难以说出口,指心中的苦闷。
  • 远水:远处的江水。
  • 经眼:映入眼帘。
  • 高楼:高耸的楼阁。
  • 断魂:形容景象凄凉,令人伤感。
  • 依依:依稀可见的样子。
  • 宋玉: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,曾居住在江边。
  • 宅:住宅。
  • 历历:清清楚楚的样子。
  • 长卿:即司马相如,字长卿,西汉辞赋家,蜀郡成都人。
  • 村:村落。
  • 空江畔:空旷的江边。
  • 相于:相伴,相随。
  • 酒樽:盛酒的器具,这里代指酒。

旧游讲解

这首诗是罗隐追忆往昔、感叹今昔之变的抒情之作。诗人选取了“远水”、“高楼”、“宋玉宅”、“长卿村”等意象,营造了一种物是人非、时光流逝的氛围,表达了自己年华老去、壮志难酬的失落之情。

首联“良时不复再,渐老更难言”,开篇点明主旨,直抒胸臆。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,无法重来,随着年龄的增长,心中的苦闷和感慨也越来越难以表达。一个“复”字,一个“难”字,道尽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凉。

颔联“远水犹经眼,高楼似断魂”,诗人将目光投向远处的景物,进一步渲染了伤感的气氛。远处的江水依旧映入眼帘,这似乎象征着历史的延续和时间的流逝;而高耸的楼阁却像是令人断魂的景象,暗示着人事的变化和世事的沧桑。

颈联“依依宋玉宅,历历长卿村”,诗人回忆起曾经游历过的地方,更加深了对往昔的怀念。宋玉和司马相如都是著名的文学家,他们的故居也成为了诗人凭吊的对象。一个“依依”,一个“历历”,既写出了诗人记忆的模糊与清晰,也表达了诗人对前贤的景仰和对自身命运的感叹。

尾联“今日空江畔,相于只酒樽”,诗人将视线拉回到现实,结束了对往昔的回忆。今日我独自一人在空旷的江边,陪伴我的只有手中的酒樽,这更加凸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。一个“空”字,一个“只”字,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总而言之,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、人生易老的感慨,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。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,读来令人感伤。

罗隐[唐代]

罗隐(833-909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代诗人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8dee29cc9deef37359d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