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筠的诗>奉诏立春日祝太乙宫书事>

奉诏立春日祝太乙宫书事,刘筠奉诏立春日祝太乙宫书事全诗,刘筠奉诏立春日祝太乙宫书事古诗,奉诏立春日祝太乙宫书事翻译,奉诏立春日祝太乙宫书事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刘筠

黄图标清馆,紫诏戒鲰臣。
祗祓先三日,精明奉列真。
缇帷严宴室,琅菜盛齏珍。
鹄浴薰汤洁,龟存踵息匀。
金胥传漏箭,云襡换朝绅。
霞接浮丘袂,星瞻太乙神。
九光龙檠密,百和鹊樽新。
磬度松间籁,歌飘海底尘。
中天鸣素瑟,五鼓下琼轮。
祝册精衷道,沈榆拜席陈。
殿趋凫舄急,廊转羽旋频。
荐幣冰纹滑,升樽玉液醇。
楼居排逈汉,歘驾返清晨。
习习灵风远,欣欣瑞木春。
祥氛披辇道,迟景上城闉。
宣室如垂问,鸿禧永庇民。

奉诏立春日祝太乙宫书事译文

奉命来到太乙宫,正值立春佳节,在此祝祷祈福,书写所见所感:

天子敕命以黄图标示洁净的宫馆,紫色的诏书告诫我等卑微之臣。斋戒祓除在祭祀前三天就开始,以虔诚之心侍奉排列的众神。红色的帷幔庄严地装饰着宴饮之室,精美的菜肴盛放在琅玕般的器皿中。白鹄在熏香的热水中沐浴,洁净身心,千年神龟静静地存活,呼吸均匀绵长。

金甲神吏传递着计时的漏箭,官员们换上朝服,如云般涌动。我仿佛看到霞光连接着浮丘公的衣袖,仰望星空,瞻仰着太乙大神的光辉。九盏龙形灯架排列紧密,光芒四射,百种香料调和的琼浆盛满崭新的鹊羽酒樽。磬声度量着松林间的自然之声,歌声飘渺,仿佛来自海底深处。

中天之上,传来素瑟清雅的乐声,五更时分,太乙神乘坐的琼玉之轮缓缓降临。我将精诚的祝祷写在册文上,沉榆于水中,并在祭席上虔诚陈述。殿堂上,官员们穿着凫鸟鞋,脚步匆匆,长廊中,如羽毛般轻盈的舞蹈旋转不停。

进献的玉幣如冰纹般晶莹润滑,高举的酒樽盛满了醇厚的玉液。楼阁高耸,直入云汉,神灵忽然驾临,又在清晨返回天庭。习习的灵风吹拂,将祥瑞之气传播远方,欣欣向荣的瑞木预示着春天的到来。祥瑞的云气弥漫在帝王的车辇之路,春日的阳光也缓缓照耀着都城的城墙。

如果宣室能够垂询于我,我愿祈求上天将无尽的福祉永远庇佑着百姓。

奉诏立春日祝太乙宫书事注释

  • 奉诏:奉皇帝的诏令。
  • 太乙宫:道教宫观,供奉太乙救苦天尊。
  • 书事:记事,写下所见所感。
  • 黄图:古代皇帝诏书用黄纸书写,故称。
  • 清馆:指洁净的馆舍,此处指太乙宫。
  • 紫诏:皇帝诏书的别称。
  • 鲰臣:卑微的臣子。
  • 祗祓:恭敬地斋戒、祓除。祓,古代祭祀前的一种除灾求福的仪式。
  • 先三日:提前三天。
  • 精明:精神清明,指斋戒后的状态。
  • 列真:排列的众神。
  • 缇帷:红色的帷幔。
  • 宴室:宴饮的厅堂。
  • 琅菜:指精美的菜肴。
  • 齏珍:精美的酱菜。齏,细切的腌菜或酱菜。
  • 鹄浴薰汤:白鹄在熏香的热水中沐浴。鹄,天鹅。
  • 龟存踵息匀:千年神龟静静地存活,呼吸均匀绵长。踵息,用脚后跟呼吸,形容长寿。
  • 金胥:指神职人员,此处指传递信息的金甲神吏。
  • 漏箭:古代计时器,以箭在水中下降的速度来计时。
  • 云襡:指众多的朝服,形容官员众多。襡,古代朝服上的装饰。
  • 朝绅:朝服的腰带,代指官员。
  • 浮丘袂:传说中的仙人浮丘公的衣袖。
  • 太乙神:太乙救苦天尊,道教神祇。
  • 九光龙檠:九盏龙形灯架。檠,灯架。
  • 百和鹊樽:百种香料调和的琼浆盛满崭新的鹊羽酒樽。樽,酒器。
  • 磬度松间籁:磬声度量着松林间的自然之声。籁,自然的声音。
  • 海底尘:形容歌声飘渺,如来自海底深处。
  • 素瑟:一种音色清雅的古乐器。
  • 琼轮:用美玉装饰的车轮,指神仙乘坐的车。
  • 祝册:记载祝祷之词的册文。
  • 精衷道:尽心尽力地表达心意。
  • 沈榆: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,将榆木沉入水中。
  • 拜席:祭祀用的席子。
  • 凫舄:用凫鸟羽毛装饰的鞋子,古代官员所穿。舄,鞋。
  • 羽旋:如羽毛般轻盈的舞蹈。
  • 荐幣:进献玉帛等祭品。幣,古代用作礼物的丝织品或玉石。
  • 冰纹滑:形容玉帛的纹理如冰纹般晶莹润滑。
  • 玉液醇:形容美酒的醇厚。
  • 逈汉:遥远的银河。
  • 歘驾:忽然驾临。歘,忽然。
  • 灵风:带有灵气的风。
  • 瑞木:吉祥的树木。
  • 辇道:帝王的车辇所行之路。
  • 闉:城门。
  • 宣室:汉代未央宫中的殿名,是皇帝召见大臣议事的地方。
  • 垂问:皇帝垂询。
  • 鸿禧:巨大的福祉。
  • 庇民:庇护百姓。

奉诏立春日祝太乙宫书事讲解

这首诗是作者奉诏在立春日于太乙宫祝祷时所作,是一首典型的应制诗。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祭祀的盛大场面和庄严氛围,表达了作者对神灵的敬畏和对国家百姓的祝福。

  • 结构:全诗可分为四部分。前四句总写奉诏祝祷之事,点明时间、地点和目的。中间二十句详细描写了祭祀的场景,包括祭祀前的准备、祭祀的仪式、以及祭祀时的各种景象。后八句描写祭祀结束后的感受和祝愿,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百姓的祝福。
  • 内容:诗歌的内容丰富,涵盖了祭祀的各个方面。从祭祀前的斋戒沐浴,到祭祀时的进献祭品,再到祭祀后的祝祷祈福,都描写得细致入微。同时,诗中还穿插了对神灵的赞美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,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。
  • 语言:诗歌的语言华丽典雅,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意象,如“黄图”、“紫诏”、“缇帷”、“琅菜”、“鹄浴”、“龟存”、“金胥”、“云襡”、“浮丘袂”、“太乙神”、“龙檠”、“鹊樽”、“素瑟”、“琼轮”、“凫舄”、“冰纹”、“玉液”等,这些典故和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,也使得诗歌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。
  • 主题:诗歌的主题是祈福禳灾,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百姓的祝福。在诗歌的结尾,作者写道“宣室如垂问,鸿禧永庇民”,表达了希望皇帝能够体恤民情,祈求上天赐予百姓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。
  • 艺术特色: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场面描写宏大,将祭祀的盛大场面描写得淋漓尽致;二是细节描写细腻,将祭祀的各个环节都描写得细致入微;三是语言华丽典雅,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意象,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;四是情感真挚,表达了作者对神灵的敬畏和对国家百姓的祝福。

总而言之,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应制诗,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,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,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的祭祀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。

刘筠[宋代]

(971—1031)宋大名人,字子仪。真宗咸平元年进士。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,擢第一,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,预修图经及《册府元龟》。真宗、仁宗两朝,屡知制诰及知贡举,预修国史。尝拒草丁谓复相位制。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,终知庐州。工诗,与杨亿时号“杨刘”。与杨亿、钱惟演等合编《西昆酬唱集》,后世称“西昆体”。有《刑法叙略》、《册府应言》、《玉堂集》等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8963a6e49820bce1a7b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