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东阳的诗>泛南池有怀南溪圣公>

泛南池有怀南溪圣公,李东阳泛南池有怀南溪圣公全诗,李东阳泛南池有怀南溪圣公古诗,泛南池有怀南溪圣公翻译,泛南池有怀南溪圣公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明代] 李东阳

轻舟别浦路迢遥,危石虚亭影动摇。
云去好山争入座,雨来新水欲平桥。
多情留客空杯酒,旧事伤心但柳条。
今日我来还我去,小山丛桂竟谁招。

泛南池有怀南溪圣公译文

轻快的小船离开河岸,水路显得格外遥远, 高耸的石头和空旷的亭子,倒影在水中摇曳不定。 云雾散去,美好的山色争相映入眼帘, 雨水到来,新涨的河水几乎要淹没桥梁。 空空的酒杯,徒然表达着多情挽留客人的心意, 往昔的旧事,只能对着随风飘拂的柳条伤感。 今日我来到这里,又将离去, 小山丛生的桂树,究竟在招引谁呢?

泛南池有怀南溪圣公注释

  • 泛: 乘船。
  • 南池: 地名,在作者家乡茶陵。
  • 有怀南溪圣公: 怀念南溪先生。南溪先生,指宋代理学家李侗,谥号“圣公”。
  • 别浦: 离开河岸。浦,水边。
  • 路迢遥: 道路遥远。
  • 危石: 高耸的石头。
  • 虚亭: 空旷的亭子。
  • 争入座: 争着进入眼帘。形容山色美好。
  • 平桥: 淹没桥梁。
  • 空杯酒: 空空的酒杯。表示徒然挽留。
  • 柳条: 柳枝,常用来表达惜别之情。
  • 小山丛桂: 指南溪书院。丛桂,指书院中种植的桂树。
  • 竟谁招: 究竟在招引谁呢?

泛南池有怀南溪圣公讲解

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泛舟南池时,怀念先贤李侗(南溪先生)而作。诗中描绘了南池优美的自然风光,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、人事变迁的感慨,以及对先贤的追思之情。

首联描绘了泛舟南池的景象。“轻舟别浦路迢遥,危石虚亭影动摇”,诗人乘着轻快的小船离开河岸,水路显得格外遥远。高耸的石头和空旷的亭子,倒影在水中摇曳不定。一个“轻”字,写出了小船的轻快,也暗示了诗人轻松的心情。一个“遥”字,则暗示了诗人与南溪书院的距离,也暗示了诗人对先贤的追思之情。

颔联描绘了雨后南池的美景。“云去好山争入座,雨来新水欲平桥”,云雾散去,美好的山色争相映入眼帘,雨水到来,新涨的河水几乎要淹没桥梁。这两句诗,不仅写出了南池山水的秀丽,也写出了诗人开阔的胸襟。

颈联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、人事变迁的感慨。“多情留客空杯酒,旧事伤心但柳条”,空空的酒杯,徒然表达着多情挽留客人的心意,往昔的旧事,只能对着随风飘拂的柳条伤感。这两句诗,写出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,也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。

尾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。“今日我来还我去,小山丛桂竟谁招”,今日我来到这里,又将离去,小山丛生的桂树,究竟在招引谁呢?这两句诗,既是对南溪先生的追思,也是对人生的追问。诗人来到南池,又将离去,人生就像一次旅行,来来往往,究竟为了什么呢?小山丛生的桂树,象征着南溪书院的文化传承,那么,这种文化传承,又将传承给谁呢?这两句诗,充满了哲理意味,引人深思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语言流畅自然,意境优美深远,既描绘了南池的秀丽风光,又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,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。

李东阳[明代]

李东阳(1447年-1516年),字宾之,号西涯,谥文正,明朝中叶重臣,文学家,书法家,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。湖广长沙府茶陵州(今湖南茶陵)人,寄籍京师(今北京市)。天顺八年进士,授编修,累迁侍讲学士,充东宫讲官,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,直内阁,预机务。立朝五十年,柄国十八载,清节不渝。文章典雅流丽,工篆隶书。有《怀麓堂集》、《怀麓堂诗话》、《燕对录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875e22e2f0fb8c5842b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