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言史的诗>题十三弟竹园>

题十三弟竹园,刘言史题十三弟竹园全诗,刘言史题十三弟竹园古诗,题十三弟竹园翻译,题十三弟竹园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言史

绕屋扶疏耸翠茎,苔滋粉漾有幽情。
丹阳万户春光静,独自君家秋雨声。

题十三弟竹园译文

翠竹环绕房屋,枝繁叶茂,高耸挺拔,滋润的青苔映衬着竹子的淡雅,更显幽静的情致。在丹阳这万户人家都沉浸在宁静的春光中时,唯独你家能听到秋雨打在竹叶上的声音。

题十三弟竹园注释

  • 题:题写,题咏。
  • 十三弟:指作者的十三弟。
  • 竹园:种竹子的园子。
  • 绕屋:环绕房屋。
  • 扶疏:枝叶茂盛的样子。
  • 耸翠茎:高耸的青翠竹竿。茎,植物的枝干。
  • 苔滋粉漾:青苔滋生,竹竿上仿佛漾着一层白粉。形容竹子在湿润环境中生长。
  • 幽情:幽深的情致。
  • 丹阳:地名,今江苏省丹阳市。
  • 万户:指众多人家。
  • 春光静:指春日阳光明媚,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。
  • 独自:唯独。
  • 秋雨声:秋雨打在竹叶上的声音。

题十三弟竹园讲解

这首诗是刘言史题写在其十三弟竹园的一首咏竹诗。诗歌描绘了竹园幽静清雅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竹子高洁品格的赞美,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
首联“绕屋扶疏耸翠茎,苔滋粉漾有幽情”,描写竹子的形态和环境。竹子环绕房屋生长,枝叶繁茂,高耸挺拔,青苔滋生,竹竿上仿佛泛着一层白粉,这些景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幽静清雅的氛围。“扶疏”、“耸”、“滋”、“漾”等动词的使用,使竹子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。

颔联“丹阳万户春光静,独自君家秋雨声”,进一步渲染竹园的幽静。在丹阳这万户人家都沉浸在宁静的春光中时,唯独你家能听到秋雨打在竹叶上的声音,这更加突显了竹园的与世隔绝和清幽。诗人以春景反衬秋声,更显竹园的幽静之美。同时,也暗示了主人(十三弟)的高雅情趣和隐逸的生活方式。

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描写细腻生动,意境幽静深远。诗人通过对竹子形态、环境和声音的描写,表达了对竹子高洁品格的赞美,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诗歌也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追求隐逸、寄情山水的思想情趣。

刘言史[唐代]

刘言史(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),唐代诗人。藏书家,赵州邯郸人。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,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。少尚气节,不举进士。与李贺同时,工诗,美丽恢赡,自贺外世莫能比。亦与孟郊友善。初客镇襄,尝造节度使王武俊。武俊好词艺,特加敬异卒后,葬于襄阳。孟郊作歌哭之。言史著有歌诗六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曾旅游金陵、潇湘、岭南等地。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,颇好文学,为之请官,诏授枣强县令,世称“刘枣强”,但未就任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80c40487272a502d4a9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