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新的诗>晚过银山>

晚过银山,李新晚过银山全诗,李新晚过银山古诗,晚过银山翻译,晚过银山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新

荒溪屈曲中郎篆,白鹭参差玉笋斑。
竿日已移三丈外,水云犹垛两山间。
石桥梅萼余香冷,茅店人家晚梦閒。
幸自归心过飞鸟,不须循指示刀环。

晚过银山译文

荒凉的溪流弯弯曲曲,像是蔡邕书写的篆字,白鹭高高低低地站立,像是玉石雕琢的笋。太阳的影子已经移动了三丈多远,水气和云雾依然堆积在两座山之间。石桥上的梅花凋谢,还残留着一丝寒冷的香味,茅草店里的人家正在做着悠闲的晚间好梦。我庆幸自己归心似箭,超过了飞鸟的速度,不需要再按照指示刀环来寻找方向。

晚过银山注释

  • 银山:山名,具体地点有争议,一说在今北京昌平,一说在今河北遵化。
  • 中郎篆:东汉蔡邕曾任中郎,以擅长篆书闻名。这里用蔡邕的篆书来形容溪流的弯曲。
  • 玉笋斑:形容白鹭站立的样子,像玉石雕琢的笋,又像斑驳的玉器。
  • 竿日:指太阳的影子。古人以竿测日影来计时。
  • 垛:堆积。
  • 梅萼:梅花的花萼。
  • 茅店:简陋的旅店。
  • 指示刀环:古代用刀环指示方向。

晚过银山讲解

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傍晚时分经过银山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急切归乡的心情。

首联“荒溪屈曲中郎篆,白鹭参差玉笋斑”,描绘了溪流和白鹭的景象,用“中郎篆”和“玉笋斑”两个生动的比喻,将溪流的弯曲和白鹭的姿态描绘得非常形象,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又富有生机的意境。

颔联“竿日已移三丈外,水云犹垛两山间”,描写了时间流逝和山间景色,表明时间已是傍晚,而山间水汽和云雾依然浓重,烘托出诗人行色匆匆的心情。

颈联“石桥梅萼余香冷,茅店人家晚梦閒”,描写了石桥和茅店的景象,梅花凋谢,余香犹存,茅店人家安然入睡,这两幅画面更加衬托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,也暗示了诗人与世俗生活的疏离。

尾联“幸自归心过飞鸟,不须循指示刀环”,直接表达了诗人急切归乡的心情,诗人觉得自己归心似箭,速度超过了飞鸟,不需要再依靠指示方向的工具。表达了诗人摆脱羁绊、自由自在的归乡之情。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的向往。

李新[宋代]

宋仙井人,字元应。哲宗元祐五年进士。刘泾尝荐于苏轼。累官承议郎、南郑丞。元符末上书夺官,谪遂州。徽宗大观三年赦还。有《跨鳌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7e03d5f5c254e6c3422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