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白的诗>望夫石>

望夫石,李白望夫石全诗,李白望夫石古诗,望夫石翻译,望夫石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白

仿佛古容仪,含愁带曙辉。
露如今日泪,苔似昔年衣。
有恨同湘女,无言类楚妃。
寂然芳霭内,犹若待夫归。

望夫石译文

仿佛还保留着古代的容貌风姿,脸上带着忧愁,映着初升的曙光。石上的露珠像是她今日流下的眼泪,石上的青苔像是她当年穿过的衣裳。她怀着怨恨,就像湘水女神一样;她默默无语,又像楚地的妃子。寂静地伫立在弥漫的雾气中,还像在等待着远方的丈夫归来。

望夫石注释

  • 仿佛:好像,似乎。
  • 古容仪:古代的容貌风姿。形容望夫石的形态像古代的女子。
  • 含愁带曙辉:脸上带着忧愁,映着初升的曙光。形容望夫石在朝阳的映照下,更显凄婉。
  • 露如今日泪:石上的露珠像是她今日流下的眼泪。
  • 苔似昔年衣:石上的青苔像是她当年穿过的衣裳。
  • 湘女:指湘水女神,娥皇、女英。传说她们是尧的女儿,舜的妃子,舜南巡死于苍梧,她们追寻不及,泪洒竹上,竹子生斑,称为湘妃竹。后投湘水而死,成为湘水女神。
  • 楚妃:指楚地的妃子。这里泛指失意的女子。
  • 芳霭:弥漫的雾气。
  • 犹若:好像,如同。
  • 待夫归:等待丈夫归来。

望夫石讲解

这首诗以“望夫石”为题材,描绘了一块石头所承载的凄婉故事和深沉情感。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精妙的比喻,将望夫石人格化,赋予了它生命和情感。

首联“仿佛古容仪,含愁带曙辉”,点明望夫石的形态和神韵。它仿佛还保留着古代女子的容貌风姿,脸上带着淡淡的忧愁,在初升的曙光映照下,更显凄美动人。

颔联“露如今日泪,苔似昔年衣”,进一步刻画望夫石的形象。石上的露珠像是她今天流下的泪水,石上的青苔像是她当年穿过的衣裳,可见她等待丈夫归来已经很久,经历了漫长的岁月。

颈联“有恨同湘女,无言类楚妃”,将望夫石与传说中的湘女和楚妃相提并论,突显了她内心的怨恨和默默无语的悲哀。湘女因丈夫舜的去世而悲痛欲绝,楚妃则因失意而默默神伤。望夫石的处境与她们相似,同样充满了悲情色彩。

尾联“寂然芳霭内,犹若待夫归”,点明望夫石的主题。它寂静地伫立在弥漫的雾气中,仿佛还在等待着远方的丈夫归来。即使经历了漫长的岁月,即使希望渺茫,她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,令人感动。

全诗语言精炼,意境深远,表达了对忠贞爱情的赞美和对战争离乱的控诉。诗人通过对望夫石的描写,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和平的期盼。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,如比喻、拟人、用典等,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
李白[唐代]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7d2a6ba81b22a3883dc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