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白的诗>狱中上崔相涣>

狱中上崔相涣,李白狱中上崔相涣全诗,李白狱中上崔相涣古诗,狱中上崔相涣翻译,狱中上崔相涣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白

胡马渡洛水,血流征战场。
千门闭秋景,万姓危朝霜。
贤相燮元气,再欣海县康。
台庭有夔龙,列宿粲成行。
羽翼三元圣,发辉两太阳。
应念覆盆下,雪泣拜天光。

狱中上崔相涣译文

胡人的铁骑践踏洛水,征战的沙场血流成河。 千家万户紧闭门窗,笼罩在萧瑟的秋景中,百姓如同在危险的寒霜中战栗。 贤明的宰相调和着国家的元气,希望能够再次看到天下百姓安康。 朝廷之上聚集着像夔和龙一样贤能的臣子,他们的才能如同星辰般闪耀。 他们如同羽翼般辅佐着英明的君主,共同散发着光辉,如同两颗太阳照耀四方。 希望您能想到我这身处冤狱之人,我含泪叩拜,渴望重见天日。

狱中上崔相涣注释

  • 胡马:指北方少数民族的军队。
  • 洛水:河流名,在今河南省境内。
  • 征战场:指战场。
  • 千门:指千家万户。
  • 秋景:指秋天的景象,此处形容萧瑟、肃杀的环境。
  • 万姓:指百姓。
  • 朝霜:比喻危险的境地。
  • 贤相:指贤明的宰相。崔相涣,即崔涣,时任宰相。
  • 燮元气:调和国家的元气,使国家恢复生机。燮,调和。元气,指国家的根本。
  • 海县康:指天下百姓安康。海县,指天下。
  • 台庭:指朝廷。
  • 夔(kuí)龙:古代传说中的两种神兽,比喻贤能的臣子。
  • 列宿(liè xiù):众星,比喻众多贤臣。
  • 粲(càn)成行:灿烂地排列成行。粲,光彩鲜明。
  • 羽翼:比喻辅佐。
  • 三元圣:指英明的君主。三元,指天、地、人三才之首,此处引申为君主。
  • 发辉:散发光辉。
  • 两太阳:比喻君臣共同散发光辉,照耀四方。
  • 覆盆(fù pén):倒扣的盆子,比喻蒙受冤屈。
  • 雪泣:擦着眼泪哭泣,形容悲伤至极。
  • 天光:指重见天日,摆脱冤屈。

狱中上崔相涣讲解

这首诗是李白在身陷囹圄时写给当时宰相崔涣的求救信。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、对贤相的期望,以及对自己冤屈的申诉。

  • 前四句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社会危机和人民的苦难。胡马入侵,战火连绵,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
  • 中间八句赞颂了宰相的贤明,并寄希望于宰相能够匡扶社稷,使国家恢复安定,百姓安居乐业。诗人将朝廷贤臣比作夔龙、列宿,将君臣比作太阳,极力赞美他们的才能和功绩。
  •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,回到自身,表达了自己身陷冤狱的痛苦和渴望得到救助的心情。诗人用“覆盆”比喻自己蒙受的冤屈,用“雪泣拜天光”表达了自己渴望重见天日的强烈愿望。

这首诗语言流畅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,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,也有对自己命运的悲叹,体现了李白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。诗中运用了多个比喻,形象生动,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。通过对战乱的描写、对贤相的赞颂和对自己冤屈的申诉,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。

李白[唐代]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f7058e80fb1ec5e0a35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