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杜甫的诗>蕃剑>

蕃剑,杜甫蕃剑全诗,杜甫蕃剑古诗,蕃剑翻译,蕃剑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杜甫

致此自僻远,又非珠玉装。
如何有奇怪,每夜吐光芒。
虎气必腾踔,龙身宁久藏。
风尘苦未息,持汝奉明王。

蕃剑译文

这剑来自偏远之地,又不是用珠玉装饰而成。 它为何如此奇异,每夜都吐出光芒? 它定有猛虎般的气势腾跃而出,难道真龙之身会久久潜藏? 风尘战乱何时才能平息,我愿持此剑去辅佐贤明的君王。

蕃剑注释

  • 蕃剑:指外族所铸的剑,多为锋利精良之剑。蕃,指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谓,此处指西方或北方的少数民族。
  • 致此:得到这剑。致,获得,得到。
  • 僻远:偏远的地方。
  • 珠玉装:用珠玉装饰。形容宝剑并非以华丽的外表取胜。
  • 如何:为何,怎么。
  • 奇怪:奇异,不同寻常。
  • 吐光芒:发出光芒。形容宝剑的锋利和不凡。
  • 虎气:像老虎一样的气势。形容宝剑的威猛。
  • 腾踔(téng chuō):跳跃,奔腾。形容宝剑的英武。
  • 龙身:比喻贤才。
  • 宁:难道。
  • 久藏:长期被埋没。
  • 风尘:指战乱,社会动荡。
  • 苦未息:战乱还没有停止。
  • 持汝:拿着你,指拿着宝剑。
  • 奉明王:献给贤明的君王。奉,进献,侍奉。明王,贤明的君王。

蕃剑讲解

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,表达了诗人渴望平定战乱、辅佐明君的爱国情怀。

诗歌首先描写了宝剑的来历和不凡之处。“致此自僻远,又非珠玉装”表明宝剑并非以华丽的外表取胜,而是来自偏远之地,暗示其内在的品质。“如何有奇怪,每夜吐光芒”则进一步渲染了宝剑的奇异,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。

接着,诗人联想到宝剑所蕴含的力量。“虎气必腾踔,龙身宁久藏”以猛虎和真龙比喻宝剑的英武和潜在的价值,表达了诗人对宝剑的赞赏,也暗示了自己渴望为国效力的心愿。

最后,诗人直抒胸臆。“风尘苦未息,持汝奉明王”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明君的期盼,表明自己愿意献出宝剑(也即自己的才能),辅佐明君平定战乱,恢复国家安定。

全诗语言质朴,感情真挚,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。诗人借物抒情,以宝剑比喻贤才,表达了自己希望为国家贡献力量的愿望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、人才渴望被重用的时代背景。

杜甫[唐代]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53d22f9efd4872d9104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