吹角报蕃营,回军欲洗兵。
已教青海外,自筑汉家城。
渺渺戍烟孤,茫茫塞草枯。
陇头那用闭,万里不防胡。
绝漠大军还,平沙独戍闲。
空留一片石,万古在燕山。
大家都搜:
平蕃曲三首译文
吹响号角,报告敌人的营寨已被攻破,军队凯旋,准备洗去征战的疲惫。 已经在青海之外的地方,开始构筑属于汉家的城池。
边塞的烽烟孤独地升起,无边无际的草原一片枯黄。 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,陇山一带也就无需设防,万里边疆也不用担忧胡人入侵。
远征漠北的大军凯旋而归,只有留守的士兵在空旷的沙漠上显得清闲。 只留下这一片刻有功绩的石头,在燕山脚下历经万古依然存在。
平蕃曲三首注释
平蕃曲三首讲解
这组诗描绘了唐代边疆战争胜利后的景象,以及对边疆治理的思考。
第一首诗侧重于描写战争的胜利和对未来边疆建设的展望。“吹角报蕃营,回军欲洗兵”简洁有力地交代了战争的胜利,军队凯旋。“已教青海外,自筑汉家城”则展现了在边远地区构筑城池,巩固边防的决心,体现了作者对国家边疆安定的期望。
第二首诗则侧重描写战争结束后边塞的景象和对边防政策的思考。“渺渺戍烟孤,茫茫塞草枯”描绘了一幅苍凉的边塞画面,烘托出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孤独。“陇头那用闭,万里不防胡”则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军事力量的自信,认为只要国家强大,边境自然安宁。
第三首诗主要描写战争结束后戍守边疆的士兵和历史的痕迹。“绝漠大军还,平沙独戍闲”写出了大军凯旋,只有少数士兵留守边疆的清闲景象,但也暗示了戍边士兵的寂寞。“空留一片石,万古在燕山”则表达了对历史功绩的纪念和对历史长河的感叹,暗示着无论战争如何,历史的痕迹终将永存。
总的来说,这三首诗既有对战争胜利的喜悦,也有对边疆治理的思考,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感叹,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定的期望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。诗歌语言简洁明快,意境开阔,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。
诗词大全
别人正在查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4b6ef3e8214aed183fb.html
联系邮箱: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