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长卿的诗>岳阳馆中望洞庭湖>

岳阳馆中望洞庭湖,刘长卿岳阳馆中望洞庭湖全诗,刘长卿岳阳馆中望洞庭湖古诗,岳阳馆中望洞庭湖翻译,岳阳馆中望洞庭湖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长卿

万古巴丘戍,平湖此望长。
问人何淼淼,愁暮更苍苍。
叠浪浮元气,中流没太阳。
孤舟有归客,早晚达潇湘。

岳阳馆中望洞庭湖译文

历经万古,巴丘山依旧驻守在此,站在此地,浩瀚的洞庭湖一望无际。询问路人,湖面为何如此辽阔无边?傍晚时分,更觉一片苍茫。层层波浪涌动着天地间的元气,夕阳缓缓沉入湖心。一叶孤舟载着归乡的游子,不知何时才能抵达潇湘。

岳阳馆中望洞庭湖注释

  • 岳阳馆:即岳阳楼,在今湖南岳阳。
  • 洞庭湖:中国第二大淡水湖,位于湖南省北部。
  • 巴丘:山名,在岳阳附近。传说禹葬于此,又名禹山。
  • 戍:防守。
  • 平湖:指洞庭湖。
  • 淼淼:形容水面辽阔。
  • 苍苍:形容暮色昏暗,景色迷茫。
  • 叠浪:层层波浪。
  • 元气:指天地间的原始之气,也指生机。
  • 中流:湖中心。
  • 没(mò):沉没。
  • 潇湘:指潇水和湘江,是湖南的代称,泛指南方。

岳阳馆中望洞庭湖讲解

这首诗是刘长卿登岳阳楼远望洞庭湖所作,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壮阔景象的赞美,以及身处逆境时的孤寂之情。

首联点明地点和远望。“万古巴丘戍”写出巴丘山历史悠久,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。“平湖此望长”则点明了诗人望湖的地点和感受,浩渺的洞庭湖一望无际。

颔联由景及情。“问人何淼淼,愁暮更苍苍”诗人询问路人湖面为何如此辽阔,傍晚时分,更觉一片苍茫,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。

颈联描写湖光山色。“叠浪浮元气,中流没太阳”写洞庭湖波涛汹涌,层层叠叠,涌动着天地间的元气,夕阳西下,缓缓沉入湖心,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。

尾联以景结情。“孤舟有归客,早晚达潇湘”诗人看到一叶孤舟载着归乡的游子,漂泊在湖面上,不知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,也暗示了诗人自己漂泊不定,归期未卜的处境。

全诗语言简洁明快,意境开阔,情景交融,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忧愁和对未来的期盼。诗中既有对洞庭湖壮丽景象的描写,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感慨,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。

刘长卿[唐代]

刘长卿(709—789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苏州长洲县尉,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因刚而犯上,两度迁谪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00d27bce5ad91a975bda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