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石的诗>沉黎四首其一>

沉黎四首其一,李石沉黎四首其一全诗,李石沉黎四首其一古诗,沉黎四首其一翻译,沉黎四首其一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李石

民俗濒蛮诏,边城异土宜。
竹筒连水脉,板屋怯风吹。
药叟鸦随噪,樵童虎不窥。
爱山来九折,人笑此翁痴。

沉黎四首其一译文

这里的民风民俗接近南诏一带的少数民族,边远城池的物产风貌也与中原不同。引水用竹筒相连,房屋简陋,用木板搭建,经不起风吹雨打。采药的老人身边有乌鸦跟随鸣叫,砍柴的儿童在山中行走,老虎也不会窥视他们。因为喜爱这里的山,我不远千里,辗转来到这里。人们都笑我这个老翁太痴迷了。

沉黎四首其一注释

  • 沉黎:地名,在今四川一带。
  • 濒蛮诏:濒临南诏一带的少数民族风俗。濒,接近。蛮诏,指古代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南诏。
  • 异土宜:指边远地区特有的物产和风俗。
  • 竹筒连水脉:用竹筒连接引水。
  • 板屋:用木板搭建的房屋。
  • 怯风吹:经不起风吹。
  • 药叟:采药的老人。
  • 鸦随噪:乌鸦跟随鸣叫。
  • 樵童:砍柴的儿童。
  • 虎不窥:老虎不会窥视他们。
  • 九折:形容道路曲折。
  • 痴:痴迷,指作者对山林的喜爱。

沉黎四首其一讲解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石在沉黎所见所感。诗人从民俗、物产、居住环境等方面展现了沉黎的边地风貌。诗中“竹筒连水脉,板屋怯风吹”两句,写出了当地百姓生活环境的艰苦。而“药叟鸦随噪,樵童虎不窥”则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,表现了当地民风的淳朴。

诗人喜爱这里的山水,不远千里来到这里,却被人嘲笑“痴”,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不被世人理解的孤独。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,意境清新淡远,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的热爱以及对淳朴民风的赞美,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和自嘲。

李石[宋代]

李石。少负才名,既登第,任大学博士,出主石室,就学者如云。蜀学之盛,古今鲜俪。后卒成都,时作山水小笔,风调远俗。卒年七十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a45f7f6f4ab20cf07153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