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刘得仁的诗>秋日同僧宿西池>

秋日同僧宿西池,刘得仁秋日同僧宿西池全诗,刘得仁秋日同僧宿西池古诗,秋日同僧宿西池翻译,秋日同僧宿西池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刘得仁

菡萏遍秋水,隔林香似焚。
僧同池上宿,霞向月边分。
渚鸟栖蒲立,城砧接曙闻。
来宵莫他约,重此话孤云。

秋日同僧宿西池译文

秋水之上,荷花凋零,却仍旧遍布水面,穿过树林的荷香,浓郁得如同焚香一般。 与僧人一同在池边住宿,傍晚的彩霞与将升的明月在天边交相辉映,彼此分离。 水渚上的鸟儿栖息在蒲草之上,孤零零地站立,城中传来捣衣的声音,伴随着黎明的到来传入耳中。 今晚不要再与他人相约,让我们再次相聚于此,一起谈论这孤单的云朵。

秋日同僧宿西池注释

  • 菡萏:荷花的别称,这里指秋日残荷。
  • 焚:焚香,形容香气浓郁。
  • 渚鸟:水边的小鸟。
  • 蒲:蒲草,生长在水边的植物。
  • 城砧:城中捣衣的砧声。古代妇女常在砧石上捶打衣物,使之平整柔软。
  • 曙闻:黎明时听到的声音。
  • 他约:其他的约定。
  • 孤云:孤零零的云朵,也带有孤寂之感,暗喻诗人自身。

秋日同僧宿西池讲解

这是一首描写秋日与僧人同宿西池的诗,表现了诗人清寂的心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
首联点明时令和环境。“菡萏遍秋水,隔林香似焚”,写秋日西池的景象:秋水之中,残荷遍布,虽然已是秋天,但荷花的香气依然浓烈,仿佛燃烧的香一样,可见其幽静。

颔联描写与僧人同宿池边的情景。“僧同池上宿,霞向月边分”,诗人与僧人一同在池边住宿,傍晚的彩霞与将升的明月在天边交相辉映,美丽而宁静。

颈联描绘了诗人所见的景象和所闻的声音。“渚鸟栖蒲立,城砧接曙闻”,水边的鸟儿栖息在蒲草上,孤零零地站立着,城中传来捣衣的声音,伴随着黎明的到来,传入诗人的耳中,这些景象和声音都显得清冷而寂寞,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。

尾联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次与僧人相聚的愿望。“来宵莫他约,重此话孤云”,诗人希望今晚不要再与其他任何人约定,让我们再次相聚于此,一起谈论这孤单的云朵。这里的“孤云”既是诗人看到的景象,也是诗人孤寂心境的象征。

全诗语言清丽,意境幽远,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、追求清静的隐逸情怀。诗中对秋景的描写,也烘托了诗人孤寂的心境。诗人在与僧人的交往中,寻求心灵的慰藉,表达了对淡泊生活的向往。

刘得仁[唐代]

刘得仁(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),唐朝时期作家,字、里、生卒年均不详,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。相传他是公主之子。长庆中,(公元八二三年左右)即有诗名。自开成至大中四朝,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,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,竟无所成。得仁著有诗集一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e696aa4676b4bb88935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