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李白的诗>白毫子歌>

白毫子歌,李白白毫子歌全诗,李白白毫子歌古诗,白毫子歌翻译,白毫子歌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唐代] 李白

淮南小山白毫子,乃在淮南小山里。
夜卧松下云,朝餐石中髓。
小山连绵向江开,碧峰巉岩绿水回。
余配白毫子,独酌流霞杯。
拂花弄琴坐青苔,绿萝树下春风来。
南窗萧飒松声起,凭崖一听清心耳。
可得见,未得亲。
八公携手五云去,空馀桂树愁杀人。

白毫子歌译文

淮南小山有个隐士白毫子,他隐居在淮南的小山里。夜晚睡在松树下与云为伴,早晨吃的是石头缝里的石髓。小山连绵不绝地向江边展开,碧绿的山峰陡峭险峻,清澈的江水环绕着山峦。我有幸陪伴着白毫子,独自饮着美酒。拂动花朵,拨弄琴弦,坐在青苔上,绿色的萝藤树下吹来阵阵春风。从南窗传来萧萧飒飒的松涛声,倚靠着山崖倾听,声音清越,让人心旷神怡。多么希望能见到他,能亲近他。传说中的八公与五彩祥云一同离去,只留下桂树,让人徒增忧愁。

白毫子歌注释

  • 白毫子:传说中的隐士。
  • 淮南小山:地名,在今安徽淮南一带。
  • 石髓:指山石的精华,道家认为可食。
  • 巉岩:山势高峻险峭。
  • 流霞杯:盛美酒的杯子。流霞,形容美酒的色泽。
  • 绿萝:一种蔓生植物。
  • 萧飒:形容风吹动树木的声音。
  • 凭崖:倚靠着山崖。
  • 八公:指淮南王刘安手下的八位门客,相传他们随刘安一同升仙。

白毫子歌讲解

这首诗是李白描写隐士生活和表达对隐逸之士仰慕之情的作品。诗人通过对白毫子隐居环境的描写,展现了隐士生活的高洁和清幽。诗中描绘了白毫子夜卧松下、朝餐石髓的清苦生活,以及小山碧峰、绿水环绕的优美环境,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
同时,诗中也流露出对隐逸之士的敬佩之情。“余配白毫子,独酌流霞杯”一句,表明诗人有幸与白毫子相处,一同饮酒,可见诗人对白毫子的仰慕之情。而结尾“八公携手五云去,空馀桂树愁杀人”一句,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之士离去的惋惜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。

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。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,将隐士生活描绘得如诗如画,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。这首诗既是诗人对隐逸之士的赞美,也是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李白[唐代]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e36a9c05d8bf549e4d1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