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车诗词>林景熙的诗>送喻舜举归寿乃翁七十>

送喻舜举归寿乃翁七十,林景熙送喻舜举归寿乃翁七十全诗,林景熙送喻舜举归寿乃翁七十古诗,送喻舜举归寿乃翁七十翻译,送喻舜举归寿乃翁七十译文

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

[宋代] 林景熙

闻君有奇气,千岩在胸中。
岁晚携甘旨,归以献乃翁。
乃翁松柏姿,深村侣樵农。
风尘了不识,七十颜如童。
举桉各华发,抱孙戏花丛。
境闲意易足,食淡神常丰。
乃知世纲外,宇宙皆空同。
仰山千岁酒,采袖围春风。

送喻舜举归寿乃翁七十译文

听说您胸怀丘壑,气度不凡,仿佛拥有千重山峦。年终岁末带着美味的食物,回家敬献给您的父亲。

您的父亲具有松柏般高洁的品格,隐居在偏僻的乡村与农夫为伴。他不了解世间的纷纷扰扰,七十岁了容颜还像孩童一般。

您与夫人举案齐眉,都已是满头白发,抱着孙子在鲜花丛中嬉戏玩耍。环境清静心境容易满足,饮食清淡精神总是很饱满。

这才知道在世俗的羁绊之外,整个宇宙都是一样的空明虚无。举杯畅饮仰山陈酿的美酒,舞动彩袖,周围都笼罩着春风般的温暖。

送喻舜举归寿乃翁七十注释

  • 喻舜举:作者的朋友,具体生平不详。
  • 寿乃翁七十:为他父亲七十岁生日祝寿。乃翁,你的父亲。
  • 奇气:不凡的气概,形容人的精神气质。
  • 千岩:形容胸怀博大,如同拥有众多山岩。
  • 甘旨:美味的食物,指供养长辈的饮食。
  • 乃翁:你的父亲。
  • 松柏姿:比喻高洁坚贞的品格。
  • 侣樵农:与樵夫农人做伴,指隐居生活。
  • 风尘:指世俗的烦恼和纷扰。
  • 举案:指夫妻互相敬重。举案齐眉的省略。
  • 华发:花白的头发。
  • 境闲意易足:环境清静,心意容易满足。
  • 世纲:指世俗的礼法、规范。
  • 空同:指空明虚无的境界。
  • 仰山:指仰山慧寂,唐代高僧,以禅风峻峭著称。此处可能指代当地出产的美酒。
  • 采袖围春风:形容欢快喜庆的场面。

送喻舜举归寿乃翁七十讲解

这首诗是林景熙赠别友人喻舜举,并祝贺其父亲七十大寿的作品。诗人赞扬了喻舜举的高尚品格,以及其父亲隐逸高洁的生活态度,表达了对友人一家幸福美满的祝愿。

  • 前四句:诗人以“奇气”开篇,赞扬喻舜举胸怀丘壑,气度不凡。接着描写他带着美食回家为父亲祝寿的孝心。
  • 中间六句:诗人描写了喻舜举父亲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。老人家隐居乡村,与世无争,生活简朴而精神充实,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。
  • 中间四句:诗人描写了喻舜举夫妇恩爱,儿孙绕膝,家庭和睦幸福的景象。他们虽然年事已高,但仍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。
  • 最后四句:诗人进一步阐发了人生的真谛,认为在世俗的羁绊之外,宇宙本是一片空明虚无。诗人举杯畅饮,歌舞助兴,表达了对友人一家美好生活的祝愿。

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。诗人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对生活场景的刻画,展现了一种恬淡闲适、幸福美满的生活状态,表达了对隐逸生活和真挚情感的赞美。诗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,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。

林景熙[宋代]

林景熙(1242~1310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山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公元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、创作成绩卓著、最富代表性的作家,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著作编为《霁山集》。 更多

http://shici.puchedu.cn/shici_detail/9d79602a0a644e46f728.html

联系邮箱:

取消